Circulation子刊丨成人先天性心
近90%的成人先天性心脏病(ACHD)患者在40岁后死亡,心力衰竭(HF)是最常见的死亡原因。近日发表在Circulation:HeartFailure上的一项研究表明,在因HF住院的CHD患者中,出院后4年内的死亡率风险仍然很高,肾功能不全和年龄>75岁是该人群1年死亡率的预测因素。众所周知,对非CHD患者进行出院后疾病管理,如更密切的随访和严密的监测,可以降低死亡率和医疗费用,但对于ACHD患者,强化治疗的持续时间应该是多长还不清楚。该研究主要作者蒙特利尔麦吉尔大学流行病学、生物统计学和职业健康专业博士FeiWang等人使用魁北克CHD数据库来确定年龄在40岁以上的ACHD患者,并进行倾向性评分匹配分析来确定心衰住院和死亡率之间的可能联系。研究结果显示,ACHD合并突发心衰住院(HFH)患者出院后死亡率显著升高,但出院后1年与ACHD但未住院的患者相比风险有所下降。死亡风险仍然很高,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降低:
上一篇文章: 养老护理之养老机构防寒抗冻指南 下一篇文章: 患者输液死亡,二审赔偿翻倍为何故
1个月时(HR=24.56;95%CI14.35-89.6);
1年时(HR=6.01;95%CI4.02-10.72);
2年时(HR=3.73;95%CI2.55-6.09);
3年时(HR=3.49;95%CI2.34-5.58);
4年时(HR=3.23;95%CI1.9-6.56);
5年时(HR=1.65;95%CI0.93-3.57)。
研究人员发现,与非住院组相比,HF住院队列中肾功能不全和1年死亡率风险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HR=2.28;95%CI1.59-3.28)。
与40~54岁的患者相比,75岁以上患者的死亡风险高66%(HR=1.66;95%CI0.96-2.85)。
此外,在过去12个月内至少有2次HF住院的患者,与没有再入院的患者相比,其1年死亡率高出77%(HR=1.77;95%CI1.18-2.66)。
与无房性心律失常患者相比,有房性心律失常的患者1年死亡率也较高(HR=1.51;95%CI1.06-2.14)。
这些发现可以为有HF的ACHD患者的护理和治疗提供循证依据,研究人员表示,应进行更多的研究,以评估可能的干预措施对已确定的预测因素的影响,以及确定的预测因素与心衰临床标志物之间的关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800esky.com/zztz/69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