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你的器官余额已不足,6个简单

 当我们还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身体各器官就已开始运转。随着年龄的增长,辛勤“工作”几十年的器官,也不可避免地开始老化,甚至发生病变。

  如何让器官老得慢一些?《生命时报》采访多科专家开出一张“活力处方”,帮你的器官实现逆生长。

受访专家

首都医科大学肺癌诊疗中心主任支修益

医院药物临床机构副主任、心内科副主任汪芳

广州中山医科大学眼科中心教授余敏斌

北京体育大学运动医学系教授陆一帆

医院肛肠科主任医师王晏美

中国中医科学院教授杨力

1

眼:转眼球,望远方

  眼睛是我们与外界联系最有利的“开关”,正常人80%以上的信息都通过眼睛获取。由于人们过度用眼,这个“开关”正在严重地超负荷工作。

  英国一项研究发现,在人体五官中,眼睛是衰老最早也是最快的器官之一,多数人在45岁左右就会出现老花眼、视物不清等症状,这与眼球中重要的屈光间质——晶状体的硬化、弹性减弱有关。

  随着晶状体硬化程度加深,白内障等可能致盲的眼部疾病也会找上门。

活力处方

要想让眼睛保持弹性、充满活力,就要多转动眼球。

练习乒乓球

乒乓球是一项很好的运动,打球时眼睛会快速随着运动的球转动,从而起到调节、放松眼睛的作用,还能缓解视觉疲劳、延缓老化、预防近视。

经常凝视远方

在远处选中一个目标看10分钟,最好选择绿色的树木,经常坐在电脑前的人更应多做这个动作。

也可以双眼看5~10米外的一个目标,看清楚后数3个数,再看近处,比如将手放在眼前看指纹,看清楚后数3个数再看远处,如此反复交替,每次10分钟。

多吃黄绿色食物

如胡萝卜、西兰花、猕猴桃、玉米等,它们含有丰富的叶黄素和玉米黄素,能防止眼睛的功能性退变。

2

肺:吹气球,扩扩胸

  肺是气体交换的中转站。如果不经阻拦,外部环境中的汽车尾气、烟草、雾霾、扬尘等污染物会直接进入肺部,也正因如此,肺更容易受到伤害。

活力处方

除了摒弃吸烟等不良习惯,锻炼肺活量可以让肺更有活力。

研究发现,肺活量大的人很少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头晕、胸闷等症状。

坚持体育锻炼

一般人在35岁以后,肺活量就开始逐渐下降,此时人体供氧量比年轻时减少5%~10%,器官老化也随之加速。但如果坚持体育锻炼,则可明显提高心肺功能。

平时可以练练吹气球

吹气球时,尽量做到一口气把气球吹鼓,也可以坚持每天做扩胸运动,提高胸部肌肉力量,这样就能增强呼吸深度。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还建议多吃苹果,因为苹果皮中的果胶和抗氧化物能减轻肺部的炎症反应。

3

心:快步走,吃清淡

  我们的心脏时时刻刻都在运动,就像全身的“发动机”。与汽车发动机一样,心脏也需要定期保养,才能避免事故的发生。

  研究发现,从40岁开始,心脏向全身输送血液的效率开始降低,45岁以上男性和55岁以上女性心脏病发作的风险开始增加。

活力处方

要想让心脏保持活力,最重要的就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除了戒烟限酒,有两点需要特别提醒大家注意。

多走路

应随时随地找机会多走路,比如,距离不太远的地方尽量走着去。把运动变成一种习惯,是保护心脏最好的方法。

避免高油、高脂饮食

尤其是晚饭要清淡,少吃高油、高脂食物。

美国心脏协会建议,健康成年人每周吃两次深海鱼,每天多摄入7克膳食纤维,能降低患心脏病的风险,水果、蔬菜、豆类、坚果和全谷食物是膳食纤维很好的来源。

4

肠:粗纤维,喝酸奶

  肠道是人体重要的“排毒”器官,还承担着抵御疾病的重任,一旦出现问题,不但影响食欲,消化不良、便秘、免疫力降低等各种健康问题会接踵而至。

  在这些扼杀“肠道活力”的因素中,便秘不可小觑。调查显示,我国便秘发病率约9%~13%,慢性便秘3%~17.6%,其中女性患病率约为男性的两倍。

  造成便秘的原因很多,有器质型的,也有功能型的,而吃得过细过油、运动少等,是导致功能型便秘的主要原因。

活力处方

预防便秘,多喝水、多吃粗纤维、喝点酸奶是关键。

保证水分摄入量

充足的水分对保证肠道通畅十分重要,肠道内水多了,就不容易大便干结,因此多喝水是解决便秘问题的第一要务。

保证粗纤维食物的摄入

如玉米、紫米、高粱、香蕉、梨、魔芋等,粗纤维能刺激肠道蠕动,促进排便。

调节肠道菌群平衡

提高益生菌摄入量,也是预防便秘的好方法,可以每天喝一点酸奶。

此外,肠道黏膜的神经活性与体内钾元素的多少也有关系,多吃些含钾丰富的食物,如土豆、地瓜、南瓜、山药等,也有预防便秘的效果。

5

肝:少生气,睡午觉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实质脏器,中医将其形象地比喻为“将军之官”。

  《黄帝内经》记载,“五十岁,肝气始衰,肝叶始薄,胆汁始灭,目始不明”,也就是说,从50岁开始,肝脏功能开始逐渐衰退。

  肝的主要生理功能之一是疏泄,可以调畅气机、调畅情志和促进脾胃运化。如果平时不注意调整心态,遇事易激惹、生气,就会加重人体气机的郁滞,形成恶性循环,损伤肝脏。

活力处方

让肝脏保持“电量”的关键在于少生气、睡好觉。

压力大的人群应学会及时排解压力

美国一项研究发现,压力大时,可以坐下来感受肌肉最紧张的部位,然后听听轻音乐,有意识地放松这些部位,压力就会快速缓解。

深呼吸、按摩也是不错的减压方法

杨力提醒,最好每天坚持睡午觉,可以很好地护肝。

6

皮肤:轻洗脸,重防晒

  皮肤是人体面积最大的器官,它是身体的“保护罩”,年龄的“计算器”。皮肤有活力的人,看起来更年轻、健康。

活力处方

要想捍卫皮肤健康,要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轻柔洗脸

因为多用力洗一次脸,就会将面部皮肤摧毁得更老一步。

做好防晒

紫外线会伤害皮肤细胞,导致提前衰老,最好养成出门涂防晒霜的好习惯。此外,还要多喝水、戒烟和坚持运动。▲

觉得不错,请   馒头、花卷、面包等淀粉类食物不能放进冰箱中,会加快其变干变硬的速度,如果短时间吃不了的话,可以将其密封好放进冷冻室中冷冻。

  另外面包和饼干也不宜放在一起存放,这样一来面包中的水分会转移到饼干中,使饼干变软,面包反而变硬,对两者都不利。

2、巧克力

  储存巧克力的最佳温度是5℃~18℃。放进冰箱的巧克力在拿出来后,表面容易出现白霜,不但失去原来的醇香口感,还会利于细菌的繁殖。

  可先用塑料袋密封,再置于冰箱冷藏室储存。取出时,别立即打开,让它慢慢回温至室温再食用。

3、鱼类

  冰箱中的鱼不宜存放太久,家用电冰箱的冷藏温度一般为-15℃,最佳冰箱也只能达到-20℃;而水产品,尤其是鱼类,在贮藏温度未达到-30℃以下时,鱼体组织就会发生脱水或其它变化,如鲫鱼长时间冷藏,就容易出现鱼体酸败,肉质发生变化,不可食用。

4、药材

  药材不宜放在冰箱里,药材放入冰箱内,和其他食物混放时间一长,不但各种细菌容易侵入药材内,而且容易受潮,破坏了药材的药性。

  所以对一些贵重的药材,如人参、鹿茸、天麻、党参等,若需长期保存,可放在一个干净的玻璃瓶内,然后投入适量用文火炒至暗黄的糯米,待晾凉后放入,将瓶盖封严,搁置在阴凉通风处。

5、西红柿

  西红柿经低温冷冻后,肉质呈水泡状,显得软烂,或出现散裂现象,表面有黑斑,煮不熟,无鲜味,严重的则腐烂。

6、黄瓜、青椒

  黄瓜、青椒在冰箱中久存会出现变黑、变软、变味。黄瓜还会长毛发粘。因为冰箱里存放的温度一般为4℃至6℃,而黄瓜贮存适宜温度为10℃至12℃,青椒为7℃至8℃,因此不宜久存。

7、绿叶菜

  绿叶菜放在冰箱里不仅叶片会更快腐坏,还可能由于酶和细菌的作用,生成有毒的亚硝酸盐。

8、香蕉

  若把香蕉放在12℃以下的地方贮存,会使香蕉发黑腐烂。

9、鲜荔枝

  若将荔枝在0℃的环境中放置一天,即会使其表皮变黑,果肉变味。

10、草莓

  草莓储存在冰箱里,不仅果肉发泡、口感大打折扣,还容易霉变。

  现在的人越来越在意运动,很多人说走路就是一种好运动,不用器械,可以治病、治癌,走了路就不用吃药了,其实这是言过其实了。

  行走,的确是一种很好的运动,但是要想达到“走路能强身治病”这种效果,需要方法科学才行。而且,如何走路不伤膝盖也是一个必须谈到的问题。

  要想身体好,关键是要科学地走,不要盲目走,走路之前要自己做个简单的测试,看看身体是不是能适应~

走路30分钟帮你远离疾病的“速效药”

  据美国《预防》(Prvntion)杂志公布的指引,每天走30分钟,并且保持中等至较快的速度,即可保护心脏健康、降低身体疼痛和提高情绪……只需要30分钟,就能有速效药一般的好处?

  是的!多项最新国际研究均明确指出,走路在防病、抗癌、长寿方面功效突出,关键是怎么走,比如说:

  ?如果一周健步走7个小时(分日进行),可以:

冠心病、心脏病的发病率,降低30%。

胰腺癌患癌风险降低50%(美国《读者文摘》)

死亡风险降50%(英国的最新研究)

如果一旦患癌,经常行走的人癌症恶化程度比不运动的人低57%(美国加州大学研究)

  ?一天健走一小时,可以:

对2型糖尿病有50%的预防效果(美国《护理健康研究》)

使患乳腺癌的风险降低12%,任何年龄段的女性均适用(法国一涉及万女性的研究)

  ?每天走十几分钟,可以:

60岁以上老年人,一周有3天、每次45分钟以上的健走运动,有助于维持较好的认知功能,避免痴呆

每天走路20分钟,每年就能帮助远离心脏病和中风导致的过早死亡。

步行

通往健康的神奇大门

1、是心脏健康的大门

  对大多数人来说,走路是预防心脏病最简单和最方便的方法。

2、是大脑健康的大门

  要防大脑萎缩、老年痴呆,途径之一就是保证每周步行不少于9.6公里。因为步行不仅可以增加大脑体积,也会让记忆力出现问题的几率降低50%。

3、是远离糖尿病的大门

  研究表明,一周坚持3天,每天在30分钟内步行3公里,糖尿病的发病率就可降低25%;每周坚持4天,可降低33%;每周5天,则能降低42%。

4、是骨骼健康的大门

  走路能让骨骼更合理地支撑身体重量,从而减少骨骼内矿物质的流失,预防、改善骨质疏松。此外,与跑步相比,走路不仅对关节的压力小,而且还能延缓关节功能的衰退。

5、是减轻体重的大门

  散步每30分钟消耗75千卡的热量。减肥要靠长期、规律的运动,偶尔一次剧烈运动的效果只能持续48个小时。而且过量运动有时会造成猝死,很危险。

6、是长寿的大门

  研究显示,每天步行超过30分钟的人,长寿几率比其他人高4倍。

走路加“一步”

消除病痛不含糊

1、腰痛——

  倒着走可以锻炼平时很少用到的腰部、背部肌肉。如果您是久坐的上班族、长期坐着看电视的老人家,那么您最好锻炼方法就是倒着走了。

  方法:可以正走和倒走相结合,每天半个小时。注意不要碰到后面的东西摔倒。

2、便秘——

  走一字步会带动胯部扭动,有助于增加腰部力量,刺激肠胃蠕动,能有效防治便秘。

  方法:沿着一条直线走(即模特步),向左右两侧扭胯。运动量不用太大,走米就够了。走一字步时要注意动作幅度不要太大,以免扭伤脚踝。还可以配合揉腹的动作。

3、呼吸畅——

  坚持边走边拍打身体的锻炼,可增强肺部功能,有助呼吸通畅。

  方法:左脚向前迈步的同时,双手向身体两侧打开,在左脚落地的同时,右手轻轻拍打左胸,左手则向右侧后腰处拍打。然后换方向,一边前进,一边拍。

行走运动之前必须做测试

  虽然英国有研究显示,日行2公里可以让癌症风险减半,但是我们并不推荐大家每天走2公里,首先,癌症不是那么容易得,无需过虑;第二,中老年人运动切莫走极端。

  建议大家先做一个测试,就是看看你的心脏、膝盖能不能适应这个运动,方法就是“6分钟测试法”。

  在米的平直路上来回走,在以自己比较舒服的速度走上6分钟,然后大概估计一下行走距离:

低于米——很差,不建议采用行走运动;

~.9米——建议从慢步走开始;

~.5米——满足条件;

米以上——较好,可以通过行走运动获得提高;

赞赏

长按







































北京最好的白癜风治疗医院
北京哪个医院能治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800esky.com/zztz/275.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皖ICP备06006651号-1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