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幸福颐养护理院丨

高血压是常见的心血管危险因素之一,可以导致心、肾、脑等多个器官损害,而中重度高血压对靶器官的损害要远远超过普通高血压,可导致冠心病、心衰的提早出现,更是脑出血、脑卒中的罪魁祸首。

目前全国有2亿多高血压患者,其中老年人高血压发病率约占所有高血压患者总人数的65%。高血压显著增加老年人发生缺血性心脏病、脑卒中、肾衰竭、主动脉与外周动脉疾病等靶器官损害的危险,是老年人群致死和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

血压变化的“两峰一谷”

正常人血压呈节律性波动,其节律周期大约为24小时,故称为昼夜节律或近日节律。正常健康人24小时血压变化规律呈“两峰一谷”状,即长柄勺型。

白天血压维持在较高水平,晚上8时起血压逐渐下降,至2~3时降至最低谷,随着清晨觉醒前后心血管系统功能活动增强,凌晨血压又再次上升,至6~8时达到最高峰,即血压晨峰,随后血压波动在较高水平,直至16~18时出现第2个高峰,以后逐渐下降。通常第2个高峰要低于第1个高峰。

随着年龄的增长,昼夜血压正常节律逐渐弱化,老年人,尤其是70岁以上的老年人夜间血压下降幅度变小,夜昼血压比值增大。

何为老年人高血压

年龄≥65岁,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测量血压,收缩压(SBP)≥mmHg和(或)舒张压(DBP)≥90mmHg,可诊断为老年高血压。

曾明确诊断高血压且正在接受降压药物治疗的老年人,虽然血压</90mmHg,也应诊断为老年高血压。

老年高血压的分级方法与一般成年人相同。

老年人高血压特点

老年人高血压以收缩压增高为主。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器官和组织出现了生理性老化,血管弹性逐渐降低,根据能量守恒原则,收缩压随着年龄升高而升高,舒张压呈降低趋势,脉压差增大,并伴有动脉粥样硬化。

老年高血压并发症多而严重,常见的并发症有卒中、痴呆、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听力下降、肾功能不全等。部分老年人高血压及伴随疾病临床表现不典型,容易发生漏诊,对于这部分患者,应该注意筛查与评估。

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吸烟、嗜酒、高盐、心理(睡眠)障碍等。

老年高血压诊断性评估

在了解了何为老年高血压及老年高血压的特点后,小编不由得对于老年高血压的诊断性评估产生兴趣,于是为广大老年朋友们特意咨询了北京市幸福颐养院护理院的医务部的医生,医生告诉小编诊断性评估包括:

(1)确定血压水平;

(2)了解心血管危险因素;

(3)明确引起血压升高的可逆和(或)可治疗的因素,如:有无继发性高血压;

(4)评估靶器官损害和相关临床情况,判断可能影响预后的合并疾病。

对于老年高血压,还应评估衰弱和认知功能。对于高龄高血压患者,推荐制定降压治疗方案前进行衰弱的评估,特别是近1年内非刻意节食情况下体质量下降>5%或有跌倒风险的高龄老年高血压患者(I,B)。

老年高血压降压治疗应强调收缩压达标,在能耐受的前提下,逐步使血压达标。在启动降压治疗后,需注意监测血压变化,避免降压过快带来的不良反应。

老年高血压如何治疗

听了北京幸福颐养护理院医务部医生的解答后,小编对于诊断性评估有了一定了解,那么患有老年高血压后,老年朋友们如何治疗呢?

对此,护理院医务部医生特意给我们介绍到:北京幸福颐养护理院服务的人群主要为高龄老年人、长期卧床患者、晚期姑息治疗患者、慢性病患者、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以及其他需要长期护理服务的患者,因此在护理院中入住的老年人有相当一部分患有老年高血压。院内的医护团队针对老年高血压做了以下措施,给大家作参考:

1.起始药物治疗的血压值和降压目标值

☆年龄≥65岁,血压≥/90mmHg,在生活方式干预的同时启动降压药物治疗,将血压降至</90mmHg(I,A)。

☆年龄≥80岁,血压≥/90mmHg,即启动降压药物治疗,首先应将血压降至</90mmHg,若耐受性良好,则进一步将血压降至</90mmHg(IIa,B)。

☆经评估确定为衰弱的高龄高血压患者,血压≥/90mmHg,应考虑启动降压药物治疗,收缩压控制目标为<mmHg,但尽量不低于mmHg(IIa,C)。

☆如果患者对降压治疗耐受性良好,不应停止降压治疗(III,A)。

2.老年人降压药物应用的5项基本原则

☆小剂量:初始治疗时通常采用较小的有效治疗剂量,并根据需要,逐步增加剂量;

☆长效:尽可能使用1次/d、24h持续降压作用的长效药物,有效控制夜间和清晨血压;

☆联合:若单药治疗疗效不满意,可采用两种或多种低剂量降压药物联合治疗以增加降压效果,单片复方制剂有助于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适度:大多数老年患者需要联合降压治疗,包括起始阶段,但不推荐衰弱老年人和≥80岁高龄老年人初始联合治疗;

☆个体化: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耐受性个人意愿和经济承受能力,选择适合患者的降压药物。

年龄≥80岁的高血压患者,应采取分层次、分阶段的治疗方案。

药物的选择应遵循以下原则:

(1)小剂量单药作为初始治疗;

(2)选择平稳、有效、安全、不良反应少、服药简单、依从性好的降压药物,如利尿剂、长效CCB、ACEI或ARB;

(3)若单药治疗血压不达标,推荐低剂量联合用药;

(4)应警惕多重用药带来的风险和药物不良反应;

(5)治疗过程中,应密切监测血压(包括立位血压)并评估耐受性,若出现低灌注症状,应考虑降低治疗强度。

高龄老年高血压患者采用分阶段降压,血压≥/90mmHg,即启动降压药物治疗,首先将血压降至</90mmHg,若能耐受,收缩压可进一步降至mmHg以下。

结论:

看完本文,相信您对老年高血压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老年人在得了高血压之后,一定要定期进行监测。尤其是在早上9点前,或者是下午4点左右,每天测一次,看看自己的血压是不是稳定,才能避免高血压发作危害身体健康。降压药治疗是老年高血压患者重要的血压管理手段,而且要严格遵守医生的话,选择能够带来心脑获益的降压药物,不能血压降下来了就自主停药,擅自停药会导致血压起伏变化,容易引起并发症甚至威胁生命安全。

因此,老年人要提高疾病管理意识,如果发现自己血压增高,应早发现早治疗,遵循医嘱,长期合理用药,为自己的身体健康保驾护航。

文章来源:



转载请注明:http://www.800esky.com/hlzl/671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皖ICP备06006651号-1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