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护理操作常规及流程一

小儿生命体征测量

一、体温测量法

.测量、记录患儿体温。

2.监测体温变化,分析热型及伴随症状。

.询问、了解患儿的身体状况,向患儿解释测量体温的目的,取得患儿的配合。

2.评估患儿适宜的测温方法:取出体温表,检查有无破损,将汞柱甩至35℃以下。根据年龄及病情选择测量方法。

体温表、纸巾、笔、记录本。放体温计的盒或杯2个(一个干净的放消毒后清洁的体温计,另一个放使用后需要消毒的体温计)。

.直肠测量法

()拉下床栏,患儿侧卧屈膝或仰卧,露出臀部,将肛表蘸石蜡油轻轻插入直肠2~3cm。

(2)需手扶体温表,并用手掌和手指轻轻将双臀捏在一起,防止测量过程中排便或体温表脱出。

(3)测量3分钟,取出肛表用纸巾擦干净,观察温度,然后用有效消毒液浸泡消毒。

(4)整理床单,使患儿舒适,拉上床栏。

(5)洗手,记录体温。

2.腋下测量法

()拉下床栏,向患儿或家长解释,解开上衣,擦干腋下。

(2)将体温表放入腋下,将臂过胸夹紧体温表。

(3)测量7~0分钟后观察体温,并将结果告知患儿或家长,然后甩至35℃以下,体温表用有效消毒液浸泡消毒。

(4)拉上床栏,洗手,记录体温。

.对3岁以下及较顽皮患儿、昏迷及手术未清醒的患儿测腋温需协助扶好体温表。

2.患儿坐浴、灌肠后半小时方可测肛温。沐浴后半小时可测腋温度。

3.发现体温和病情不相符时,应重复测温,必要时可同时测量另一部位对照,以便得到更准确的体温数值。

4.婴幼儿不宜测口温。

5.测量体温前后,应清点体温计的数目。

二、脉搏测量法

.测量患儿的脉搏,判断有无异常情况。

2.监测脉搏变化,间接了解心脏的情况。

.询问、了解患儿的身体状况,向患儿解释测量的目的,取得患儿的配合。

2.评估患儿适宜的测量脉搏方法。

手表(秒表)、记录单、笔、听诊器。

.听诊法

()协助患儿采取舒适的卧位。

(2)将听诊器放在患儿左侧胸壁心尖搏动点,记分钟心脏跳动次数。

2.切脉法

()协助患儿采取舒适的卧位。

(2)根据患儿的实际情况可选择桡动脉、颈动脉、颞浅动脉等处。

(3)以示指、中指、无名指的指腹按压浅表的较大动脉,力度适中,以能感觉到脉搏搏动为宜。

(4)一般患儿可以测量30秒,危重患儿、心脏病患儿、脉搏异常的患儿,应测量分钟,核实后,报告医师。如脉搏细弱数不清时,可用听诊器数分钟心率。

(5)将结果告知患儿或家长,记录脉搏值。

.如患儿有紧张、剧烈运动、哭闹等情况,需稳定后再测量。

2.脉搏短绌的患儿,按要求测量脉搏,即一名护士测脉搏,另一名护士听心率,同时测量分钟。

3.因拇指本身有小动脉搏动,勿用拇指测量脉搏。

三、呼吸测量法

.测量患儿的呼吸频率。

2.监测呼吸变化。

询问、了解患儿的身体状况及一般情况。

手表(秒表)、记录单、笔,必要时带棉球。

.测量脉搏后,护士仍保持诊脉手势。观察患儿的胸腹部,一起一伏为一次呼吸,测量30秒。

2.危重患儿呼吸不易观察时,用少许棉絮置于患儿鼻孔前,观察棉花吹动情况,计数分钟。

.呼吸的速率会受到意识的影响,测量时不必告诉患儿。

2.如患儿有紧张、剧烈运动、哭闹等,需情绪稳定后测量。

3.呼吸不规则的患儿应当测量分钟。

四、血压测量法

测量、记录患儿的血压,判断有无异常情况。

(.询问、了解患儿的身体状况,了解基础血压。

2.告知患儿及家长测量血压的目的,取得患儿及家长的配合。

血压计、听诊器、记录本、笔。

()根据患儿年龄大小,选择宽窄适当的袖带。

新生儿袖带宽2.5~4.0cm,袖带长5.0~0.0cm.

婴儿袖带宽6.0~8.0cm,袖带长2.0~3.5cm.

儿童袖带宽9.0~0.0cm,袖带长7.0~22.5cm.

(2)检查血压计有无破损,汞柱有无裂隙,汞柱平面是否在零度处。检查血压计(合格证、水银、袖带、连接管、零点、气囊、开关等),检查听诊器(连接管、膜、传导性等)。

(3)协助患儿采取坐位或卧位,保持血压计零点、肱动脉与心脏同一水平。

(4)驱尽袖带内空气,平整地缠于患儿上臂中部,松紧以能放入一指为宜,下缘距肘窝2~3cm。

(5)听诊器置于肱动脉位置。

(6)按照要求测量血压,正确判断收缩压与舒张压。

(7)测量完毕,排尽袖带余气,关闭血压计。

(8)记录血压数值。

()保持测量者视线与血压计刻度平行。

(2)长期观察血压的患者,做到“四定”:定时间、定部位、定体位、定血压计。

(3)按照要求选择合适袖带。

(4)若衣袖过紧或者太多时,应脱掉衣服,以免影响测量结果。

(5)患儿活动或饮食后应休息5~20分钟,再测量血压。

(6)脑血管意外及偏瘫患儿,应在健侧臂测量,如上肢有大面积烧伤、血管畸形、无脉症等,须测下肢血压,将患儿平卧,脱下一侧裤腿,将袖带缠在大腿下端近腘窝处,摸到腘动脉后,放上听诊器,测量方法同上肢。记录时应注明“下”字,一般下肢血压比上肢血压高2.7~5.3kPa.(kPa=7.5mmHg)

赞赏

长按







































在北京哪家医院能治好白癜风
中医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800esky.com/hljc/3909.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皖ICP备06006651号-1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