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quo烟草和心脏病rdquo

年5月31日,是第31个世界无烟日,今年的主题是“烟草和心脏病”。数据显示,我国吸烟人数超过3亿,7.4亿非吸烟人群受二手烟危害;每年多万人死于吸烟导致的相关疾病,10万人死于二手烟所致危害。

中国烟草消费量庞大,占世界总量44%。年《中国成人烟草调查报告》数据显示:中国15岁及以上成人现在吸烟率为27.7%。《“健康中国”规划纲要》提出:到年,15岁以上人群吸烟率要降低到20%。

为帮助吸烟者有效戒烟,重新拥有健康的生活方式,今天上午,徐医附院四总支一支部在门诊大厅举行了世界无烟日宣传义诊活动。

活动现场,工作人员通过悬挂横幅、摆放展板、设立咨询台、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向市民朋友宣传吸烟与被动吸烟的危害,提高广大群众对吸烟及吸二手烟危害健康的认知,引导大家拒绝吸烟、远离二手烟,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烟草流行已成为危害公众健康并带来严重后果的全球性问题,也是中国面临的一个极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心血管内科主任王志荣教授在接受本刊记者专访时表示,吸烟是主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共同危险因素,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肺部疾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经成为主要健康杀手。“我国因慢性病导致的死亡已经占到总死亡的85%。”

10%的心血管病死亡与吸烟有关

“吸烟且高血压,中风的危险性升高近20倍”

“烟草和心脏病”是今年世界无烟日的主题,这足以说明,两者之间“亲密”的联系。

心脑血管疾病是全球首位的致死和致残原因。每年全球约万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占死亡总数的31%,而10%的心脑血管病死亡和12%的心脏病死亡归因于吸烟和二手烟暴露。

心血管内科主任王志荣教授说,吸烟对心血管最大的危害就是引起动脉硬化,继而发展成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吸烟者的冠心病、高血压病、脑血管病及周围血管病的发病率均明显升高。冠心病和高血压病患者中75%有吸烟史。”王主任说,吸烟对血管产生危害的主要机制包括:血管内皮功能损坏和血管痉挛。

“通俗点讲,烟雾中的尼古丁和一氧化碳就是血管的敌人,敌人来袭,导致血管内皮损伤,就会引起一系列的后续反应,包括血液中的战士就会前来抵抗,坏的东西加上死亡的战士堆积在血管壁,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斑块,堵塞血管,引起心肌梗死、脑卒中,脑卒中就是我们常说的中风。”

王志荣教授提到曾经的一位病例:71岁的胡先生(化名),烟龄近50年,因为心梗发作,通过手术安装了心脏支架,医生劝他一定不能再吸烟,否则心功能将严重受损,“我少吸点,一天就吸10根。”“久烟成性”的胡先生不听医生和家人的劝阻,执意继续吸烟。两三个月后,医院时,胡先生的心功能已经严重下降,此时,他才懊恼不已。王志荣教授说,吸烟者发生中风的危险是不吸烟者的2-3.5倍;如果吸烟和高血压同时存在,中风的危险性就会升高近20倍。

Q1

“吸烟危害健康”已是众所周知的事实,除了损伤心脑血管,吸烟还有哪些危害?

呼吸内科副主任邵华军主任医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吸烟可以增加癌症的发病率,“特别是肺癌中的鳞状上皮细胞癌和小细胞未分化癌。肺癌死亡人数中约85%由吸烟造成。”吸烟还与喉癌、膀胱癌、唇癌、舌癌、口腔癌、食道癌、胃癌、结肠癌、胰腺癌、肾癌和子宫颈癌的发生都有一定关系。临床研究和动物实验表明,烟雾中的致癌物质还能通过胎盘影响胎儿,致使其子代的癌症发病率显著增高。

此外,吸烟是慢性咽炎、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和支气管哮喘的主要诱因之一。“吸烟者常患有慢性咽炎和声带炎。”另外,吸烟还会引起消化道疾病、烟草性弱视等,造成睾丸功能的损伤、男子性功能减退和性功能障碍等疾病。

那些常见的戒烟误区

专家:“淡味”和“低焦油”只是炒作

Q2

既然吸烟“百害无一利”,为什么一些吸烟者还是难以下定决心戒烟?

邵主任提到,很多吸烟者对于吸烟的认识存在误区,一些关于戒烟的谣言经常能够在网上看到。对此,邵主任进行了辟谣,并做了详细的解释。

谣言1:

“淡味”和“低焦油”香烟更安全。

真相:“淡味”和“低焦油”只是商家炒作的卖点,它们的风险和普通香烟一样高!还有些香烟中添加了薄荷醇,让人感觉清凉舒服健康。但其实有研究发现,薄荷醇香烟可能更加危险,一方面是清凉的感觉会让人吸烟雾的时候更多更深,另一方面会导致更强的依赖性,更难戒烟。

谣言2:

雪茄不像香烟,并不致癌。

真相:与香烟一样,雪茄会增加肺癌,口腔癌、食道癌、头颈癌等各类癌症的风险。同时,和香烟一样,它会让人更容易患心血管疾病和各种肺部疾病。所以,雪茄也别抽。

谣言3:

“超级食物”可以清肺防癌。

真相:很多人总是希望能一边抽烟,一边防癌。因此,红薯,蓝莓、西兰花、大蒜,甚至蒲公英、土豆汁等无数食物被人们寄予厚望。但实际上,多吃水果蔬菜是大有裨益的,但是指望吃特定某种蔬菜能防癌完全是自欺欺人。

谣言4:

如果曾经吸烟,

做啥都无法降低肺癌发生率。

真相:即使曾经吸烟,戒烟后只要长期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例如多运动、保持健康体重以及不饮酒,依然能显著降低癌症发病率。运动不仅是防癌抗癌利器,还有助于提高整体肺部功能,同时预防心脏病、中风和其它严重疾病。如果室外空气污染严重,那就做一些室内的运动。

谣言5:

如果是老烟民,

即便戒烟也晚了,无济于事。

真相:无论吸烟多久,戒烟的益处都几乎是立竿见影的。肺可以更好地工作,肺功能也可以得到改善。同时,肺癌风险会随着戒烟时间推移而降低。研究表明,即使老烟民,戒烟10年后,得肺癌的可能性依然会下降超过50%。

有人吸烟也长寿、戒烟后人会生病、上厕所吸烟促进肠道蠕动、吸烟能使人放松……邵主任说,这些都是关于吸烟认识的误区,“是吸烟者为了心安找的借口,其实是自欺欺人,没有科学依据。”

吸烟致癌患者中50%是被动吸烟者

专家:戒烟是主观行为,决心和毅力是关键

邵华军主任特别提到,被动吸烟(又叫“二手烟”)的危害常常被人们忽视。“被动吸烟者所吸入的有害物质浓度并不比吸烟者低,吸烟者吐出的冷烟雾中,烟焦油含量比吸烟者吸入的热烟雾中的多1倍,苯并芘多2倍,一氧化碳多4倍。”据国际性的抽样调查证实,吸烟致癌患者中的50%是被动吸烟者。大量流行病学调查表明,丈夫吸烟的妻子的肺癌患病率为丈夫不吸烟的1.6-3.4倍。孕妇被动吸烟可影响胎儿的正常生长发育。有学者分析了多名孕妇后发现,当丈夫每天吸烟10支以上时,其胎儿产前死亡率增加65%;吸烟越多,死亡率越高。吸烟家庭儿童患呼吸道疾病的比不吸烟家庭为多。

正是看到了吸烟的种种危害,“全国禁烟”拉开了帷幕。年5月,卫生部修订后的《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正式实施,细则规定“室内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经营者应当设置醒目的禁止吸烟警语和标志。

做好控烟禁烟工作,是当前医疗卫生机构的一件大事,在这方面,徐医附院一直走在前列:

职工吸烟控烟培训、控烟巡视员培训、增设控烟警示标牌、加强戒烟门诊工作的开展、护士长控烟监督员职责培训、控烟禁烟宣传……“劝阻吸烟工作人人有责”的氛围正在徐医附院形成。

根据控烟方案与计划,由院领导亲医院、科室二级管理,根据下发的《全面禁烟实施意见》医院计划的实施方案,通过控烟健康教育、控烟培训等多种形式的活动,经过全体干部职工共同努力,徐医附院的吸烟率正在整体下降。

“爱护自己,关爱他人。”

为了自己和他人的健康,

戒烟是最好的选择。

“戒烟是一场克服烟瘾的斗争。你的决心和毅力是决定戒烟成败的关键。只要你做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备,下定决心要戒烟,那戒烟也不难成功!”邵主任说。

策划by赵 芃

供稿by陈 雪

编辑by彭 洁

癫痫患者的福音徐医附院推出癫痫治疗新武器

——癫痫DBS疗法患者招募即日开始,符合条件或有机会免费治疗?点击红字查看详情

截止日期:5月31日

咨询

癫痫中心







































北京治白癜风哪个医院好
在北京治疗白癜风大概需要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http://www.800esky.com/hljc/3388.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皖ICP备06006651号-1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