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先天性心脏病何时手术最好
先天性心脏病的最佳手术时机,是很多先心病患儿家长关心的问题,该
问题专业性强,需咨询心脏专科医生,由医生结合患儿具体先心病类型及实际病情后决定。
一般而言,以目前国内的心脏外科水平,先心病患儿在刚出生及生后的任何年龄阶段都可以手术。
但由于先心病手术并发症较多,甚至会危及生命,而且年龄越小,出现并发症的几率越高、手术风险越大,因此,一般要在病情许可的前提下,待患儿年龄稍大一点,耐受手术的能力较强时择期手术,不一定是越早越好。
一些对患儿生长发育及心脏功能影响较小的先天性心脏病,如小型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可待患儿1-2岁或学龄前手术或介入治疗。
由于动脉导管未闭的患儿常规是在生后1个月-3个月自行闭合,小的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在1岁以内有自愈的可能,因此这类简单先心病患儿通常在1岁以后复查未自愈后,再择期手术或介入治疗。此时患儿各个系统发育相对成熟、手术风险减小,在1岁以内随诊即可。
但少数患儿在1岁内反复肺炎伴心力衰竭难以控制,内科治疗无效,则不应等待,需果断手术。
大型室间隔缺损、大型房间隔缺损、大型动脉导管未闭患儿,由于分流量大,相对小型缺损者,应早期手术,需在患儿出现器质性肺动脉高压之前手术,如果拖延,患儿会由动力型肺动脉高压发展成阻力型(梗阻型)肺动脉高压,导致右向左分流、持续紫绀、出现艾森曼格综合征,丧失手术时机,降低患儿生活质量及缩短寿命。
一些对患儿生长发育及心脏功能影响较大的严重或复杂类型的先天性心脏病也必需早期手术,否则就会失去良好的手术机会。
如大动脉转位、严重肺动脉瓣狭窄等,由于血液循环难以维持或大量分流,婴儿期反复肺部感染伴心力衰竭不易控制,易发生阻力型肺动脉高压,因此应尽早手术,或先行姑息性手术,一段时间后再做根治性手术。
总之,先天性心脏病的手术时机应因病、因人而异,一定要咨询水平较高的心脏外科医生。
点击下方视频试看《儿科云课堂》
推荐阅读⊙含有退热成分的感冒药,别吃过量了
⊙哪些食物不适合小孩吃
⊙小孩脑炎会留后遗症吗
⊙观宝宝大便,知宝宝健康
⊙拍胸片对宝宝危害大吗
李敏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800esky.com/hljc/28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