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隆迪总统因心脏病去世,看脸就能看出心脏
非洲布隆迪政府在9日发布声明:总统皮埃尔·恩库伦齐扎8日因心脏病逝世,享年55岁。
据有关人员透露,恩库伦齐扎6日下午观看排球比赛,晚间医院治疗。
他的健康状况7日得到改善,但8日上午突然恶化,经抢救无效后逝世。
据统计,全世界每年约有万人死于心脏病,占全部死亡人数的30%。
在中国,每年新发约50万人,在过去15年里,中国35岁至44岁年龄组患冠心病的人数增长了%。
心脏病已经是名副其实的“健康杀手”。
那么,关于心脏病,你了解多少?听说看脸就能看出心脏的报警信号,这是真的吗?
陆华
医院心脏外科副主任医师
擅长大血管疾病微创外科治疗、外周血管疾病的微创治疗。
心脏病分有六大类
心脏病其实是心脏疾病的总称,通常指影响到血管的心脏问题,因此涵盖着较大范围的心血管问题,包括:心律失常、动脉粥样硬化、心肌病、先天性心脏病、冠心病、心脏内的感染。
引发心脏疾病的危险因素中,有些是可控的,有些是不可控的。
不可控的危险因素包括家族史、种族、性别、年龄等。
男性相对女性更容易出现心脏疾病。
可控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高脂血症、吸烟、肥胖、缺乏体力活动等。
其中,吸烟是主要危险因素,烟民发生心脏疾病的风险是正常人的2倍。
心脏的10个报警信号
心脏出现问题,可能会让你的颜值和身体发生变化。
脖子变粗
脖子粗的人,其血压、血脂、血糖等指标可能会相对较高,这些都与心脏疾病密切相关。
一般情况下,如果男性颈围超过39厘米,女性颈围超过35厘米,就说明脖子较粗。
脸面浮肿
正常人睡前喝水较多或晚上吃得过咸,也会导致脸部水肿。
但如果脸部肿胀,肌肉组织松弛,用手指压会出现压痕并且弹不起来,则预示心脏可能出现问题。
睑黄色瘤
眼部周围出现米粒或黄豆大小的肿块,可能是脂质代谢障碍的表现,而脂质代谢障碍是引发心脏病的其中一种因素。
疲劳或失眠
很多患者表示,在心脏病发作的前一周,会感到异常疲劳乏力,还会出现睡眠紊乱的情况。
上气不接下气
爬一段楼梯就气喘吁吁,而过去从来没有这种现象,应警惕心脏问题。
躺下时呼吸不畅,可能是心脏瓣膜病的症状。
肠胃出现问题
没有征兆的消化不良、呕吐、食欲不振,可能是心脏病发作的前兆,但应先排除食物因素。
不明原因大量出汗
心输出量的大量减少和交感神经的过度活跃,会引起心脏病发作的出汗症状。
某些部位的莫名疼痛
典型的心绞痛始于胸骨后方,患者会感到胸部有压力,有烧灼、挤压和紧绷感。
另外,不适感还会发生在臂部、脖颈、肩膀、上腹部、后背或下巴。
勃起功能障碍
丁丁需要良好的血液供应才能顺利勃起,勃起情况是心血管健康的晴雨表。
研究发现,2/3的心脏病男性患者存在勃起功能障碍(ED)问题。
嘴唇发紫
嘴唇发青发紫或唇边呈青紫色,可能存在血液循环不良导致的心脏病问题。
如果满脸通红,则很可能是二尖瓣狭窄所致。
牢记这个“护心手机号”
医学专家将“护心妙招”总结成方便记忆的电话号码“7018”。
每周运动分钟。
研究发现,每天运动10分钟就能有效改善心脏健康。
但对大部分人来说,一般建议每周运动时间至少达到分钟。
7
每周看电视不超7小时。
久坐不动会造成心脏机能衰退,引起心血管疾病。
研究发现,看电视1小时,心脏病死亡风险上升7%;每天看电视超过4小时,心脏病风险高达28%。
0
什么时候戒烟都不晚。
吸烟对心脏的损害是长期的,尼古丁可刺激心脏传导系统,使心跳加快,增加心脏负荷。
1
每天最多喝1杯酒。
过量饮酒会导致心脏肌肉力量虚弱,使血液不规律流动。
因此,酗酒者往往有心肌病的困扰,出现心脏肌肉松弛和下垂。
8
每天8份蔬果。
每天增加5克纤维摄取量,可使患冠状动脉心脏病几率下降近四成。
专家建议,每人每天最好摄取八份蔬果,一份蔬菜大约是半碗,一份水果大约是一个拳头大小。
身体质量指数控制在18~25。
超重会加重心脏负担,肥胖情况越早出现,对心脏的伤害越大。
为保护心脏,成年人身体质量指数(BMI),应保持在18.5~24.9之间。
心脏病发作如何救治?
万一心脏病发作,周围没有人怎么办?
保持情绪稳定
病发时不要过于紧张和激动,否则会让身体的的耗氧量增加,加重症状。
平卧休息
病发时要及时平躺在床上或者找个有依靠的地方坐下,慢慢调整呼吸,避免晕倒昏迷。
拨打
病发时要及时拨打,避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另外,心脏病患者平时需随身携带药物,如硝酸甘油。
假如你身边有人心脏病发作,应第一时间拨打。
如患者胸痛,可让其平躺,如呼吸困难无法躺下,则让其依靠着坐着。
如心脏骤停,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把握好“黄金4分钟”。
治疗之后,通常都需要住院3-5天,或者直到情况稳定。
总的来说,一般需要数周,有时候甚至需要几个月的时间才能从心脏病发作中恢复过来。
心脏好比人体的发动机,身体所有的功能,都需要心脏泵血来维持,但它却很容易受伤。
因此,为了身体机能得以正常运作,必须要做好以下这些措施:
1、改善饮食、保持营养均衡。
2、戒烟,并避免吸入二手烟。
3、适当运动,避免久坐。
4、管理好情绪,切勿暴怒、焦虑、紧张、过度悲伤。
所有人都要明白,预防的重要性,远远大于治疗。
点击阅读原文,或扫一扫下方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800esky.com/hlff/76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