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练护理学必看知识点执业护士

点击图片可直接进入每日一练考场

↓↓↓

执业护士

护士采用挪动法协助病人从床上向平车移动时,按上半身、臂部、下肢的顺序向平车移动,头部卧于大轮端;自平车移回床时,顺序相反,先移动下肢,再移动上半身。

护理行走困难的病人出院到院门口最佳的方法是轮椅推送病人。

铺暂空床时,需要在备用床的基础上,将床头盖被向内反折1/4,再扇形三折于床尾。

铺暂空床的目的是保持病室整洁;迎接新病人;供暂时离床的病人使用。

每个病区设30~40张病床为宜,两张床之间的距离不可少于1m。

一般病室适宜的温度为18-22,婴儿室、手术室、产房等的室温调高至22~24°C为宜。

医院按所有制可划分为全民、集体、医院,医院,医院等。

配制化疗药物时,若条件允许,应设专门化疗药物配药间,配备空气净化装置,在专用层流柜内配药,以防止药物对配制人员产生危害。

护士职业损伤的生物性因素中,最危险的、最常见的病毒是艾滋病病毒、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

锐器伤防护的关键是建立锐器伤防护制度,提高自我防护意识范操作行为。

初级护师

舒适是指个体在其环境中保持平静、安宁的精神状态,是身心健康、没有疼痛、没有焦虑、轻松自在的感觉。

舒适是自我满足的主观感觉。

影响舒适的因素是身体、社会、心理、环境等因素。

影响舒适的身体方面的因素包括:疾病引起的症状、体位和姿势不当、活动受限、个人清洁卫生。

影响舒适的心理方面的因素包括焦虑与恐惧、自尊受损、面对压力。

促进病人舒适的护理措施有:①预防为主。②加强观察,去除诱因。③加强护士与病人的合作与信任。④维持病人舒适体位。

护士与病人、家属之间建立互相合作与信任的关系是心理护理的基础。

根据卧位自主性分为主动卧位、被动卧位、被迫卧位三种卧位。

被动卧位是指病人自身无改变卧位的能力,卧于他人安置的体位。适用于昏迷、瘫痪、极度衰弱的病人。

患者,男,70岁。反复咳嗽、咳痰10余年,近3年来劳累后心悸、气促。入院时发组明显,呼吸困难应取端坐位。

患者,男,因急性阑尾炎合并穿孔,急诊在硬膜外麻醉下行阑尾切除术。病人回病室后应采取的体位是去枕平卧位,头偏向一侧。

全身麻醉未清醒或昏迷病人,采取去枕仰卧位,头偏向一侧,可防止呕吐物流入气管引起室息或肺部感染。

主管护师

慢性支气管、肺疾病是引起肺心病的主要原因,其中,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最多见,占80%~90%,其次为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等。

肺动脉高压形成的最重要因素是缺氧。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常出现呼吸困难加重、夜间加刷,常有头痛、失眠、食欲缺乏。白天嗜睡,甚至出现表情淡漠、神志恍愡、谵妄等肺性脑病的表现。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明显发绀,球结膜充血,严重时可有视网膜血管扩张、视盘水肿等颅內压升高的表现。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胸部X线检查时,其中央动脉扩张,外周血管纤细,形成“残根”征。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缺氧时,伴有CO2潴留时,一般给予持续低浓度低流量吸氧,流量为1~2L/min,浓度为25%~29%。

血管扩张剂对部分顽固性心衰病人有作用,但可降低体循环血压,反射性引起心率增快、血氧分压降低、二氧化碳分压升高等不良反应。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和心力衰竭时,应卧床休息。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出现心力衰竭时须限制钠盐摄入量。有水肿的病人应限制水的摄入量。

慢性肺心病肺功能代偿期可出现低氧血症或合并高碳酸血症,当PaO27.98kPa(60mmHg)/伴(或不伴)PaCO26.65kPa(50mmHg)时,表示有呼吸衰竭。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重症病人避免使用镇静药、麻醉药、催眠药,以免抑制呼吸功能和咳嗽反射。

护士笔记APP每日一练、

转载请注明:http://www.800esky.com/zztz/733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皖ICP备06006651号-1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