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震遇上心脏病怎么办
地震作为一种突发的,灾难性的自然灾害,除了导致直接的外伤性创伤,还能导致受灾人群急性或慢性的非创伤性疾病,如心血管疾病。那么,地震后发生心脏疾病的患者如何快速救治?
遇到地震这类突发事件,普通人都会感到恐惧和惊慌,出现情绪紧张、心跳加快、全身乏力等症状,更别说是心脏病病人。尤其是一些精神比较敏感的心脏病患者,更会诱发、加重心绞痛。
心肺复苏:ABC三步曲地震的发生,导致许多人心脏病发作。当他们生命危急时,如果身边有人会心肺复苏术,患者很有可能因为抢救及时,而脱离危险。心肺复苏术主要措施包括畅通气道、口对口人工呼吸和人工胸外挤压术,被简称为ABC三步曲。
步畅通气道——昏迷的病人常因舌后移而堵塞气道,所以心肺复苏的首要步骤是畅通气道。急救者以一手置于患者额部使头部后仰,并以另一手抬起后颈部或托起下颏,保持呼吸道通畅。对怀疑有颈部损伤者只能托举下颏而不能使头部后仰;若疑有气道异物,应从患者背部双手环抱于患者上腹部,用力、突击性挤压。
第二步口对口人工呼吸——将置于患者前额手的拇指及食指捏住患者的鼻孔,深吸一口气,使自己口唇与患者口唇外缘密合后用力吹气。待其胸廓稍有抬起时,放松其鼻孔。反复并有节律地(每分钟吹16~20次)进行,直至恢复自主呼吸为止。如病人牙关紧闭,可改为口对鼻呼吸。
第三步人工胸外挤压术——将患者仰卧,头稍后仰,下肢可抬高。操作者宜跪在患者身旁,一手与患者胸骨长轴方向平行地置于其胸骨前方,掌跟相当于胸骨的下半部,另一手掌跟重叠在上方,双肘关节伸直,垂直用力,使胸骨下端下陷约3~5厘米。挤压后突然放松。反复有节律地(每分钟60~80次)进行,直到心跳恢复为止。有效者可摸到颈动脉或股动脉的搏动。注意用力不可过猛,以防造成肋骨骨折、气胸等并发症。
一般来说,宜每5秒钟或每第5次人工胸外挤压后进行一次人工呼吸;如抢救现场只有1人时,可每胸外挤压15次,连续快速吹气2次,交替进行。
我们每个人只需花一点时间,学会心脏病发作急救术,就有可能拯救一个生命。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800esky.com/zztz/4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