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4
输
第二章循环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4)
76、患者,男性,42岁,诊断高血压病3年。患者性情温和,体态匀称,平素以面食为主,饮食清淡,喜食咸菜等腌制食品。目前对其最主要的饮食护理指导是
A.低脂饮食
B.低磷饮食
C.低钠饮食
D.低蛋白饮食
E.低纤维素饮食
77、患者,女性,49岁,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10年,近半个月重体力劳动时出现呼吸困难而入院治疗。今日凌晨患者睡眠中突然憋醒,被迫坐起,伴大汗,咳嗽,咳粉红色泡沫痰,心率次/分,两肺满布湿啰音及哮鸣音。责任护士给予患者吸氧的正确方法是
A.鼻导管吸氧1~2L/min
B.鼻导管吸氧3~4L/min
C.鼻导管吸氧l~2L/min并经30%湿化
D.鼻导管吸氧3~4L/min并经30%湿化
E.鼻导管吸氧5~6L/min并经30%湿化
78、患者,男性,62岁,患风湿性心脏病十余年,近一年活动后易发生心悸、气短,医生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心功能Ⅱ级”。责任护士指导患者正确的活动和休息原则是
A.需严格卧床休息
B.以卧床休息为主,间断起床活动
C.以卧床休息为主,限制活动量
D.可起床轻微活动,增加午休时间
E.可不限制活动,适当休息
79、患者,男性,63岁,持续心前区疼痛5小时,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收入监护室。监测中发现患者出现心室纤颤,此时责任护士应即刻采取的首要措施是
A.静脉注射利多卡因
B.静脉注射异丙肾上腺素
C.静脉注射毛花苷C
D.非同步电除颤
E.同步电除颤
80、患者,男性,68岁,心房颤动20年,服用地高辛控制心室率5年。近3天患者突然出现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同时伴有心悸、头痛、头晕症状,视物模糊。查心电图:室性期前收缩二联律。该患者可能是发生了
A.消化性溃疡
B.心绞痛
C.低血压
D.高血压
E.洋地黄中毒
81、责任护士为一位因“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入院的患者制订护理措施,不妥的是
A.绝对卧床休息
B.少食多餐
C.减少或停止探视
D.避免不良刺激
E.2h翻身按摩1次
82、患者,男性,51岁,工人,近1个月劳累时感心前区疼痛,诊断为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吸烟30年,每日30支,平日饮食不规律,喜饮白酒和浓茶,化验检查发现三酰甘油(甘油三酯)增高。责任护士向该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内容中,不妥的是
A.戒烟限酒,不饮浓茶
B.胸痛发作时应立即含服1片硝酸甘油
C.含服1片硝酸甘油后疼痛仍不缓解,半小
时后需再服1片
D.随身带硝酸甘油按医嘱服药,定期复查
E.保持情绪稳定,不可过度劳累
83、患者,男性,56岁,晨练时猝倒,神志丧失,判断其心跳停止的指标是
A.呼吸停止
B.瞳孔散大
C.大动脉搏动消失
D.血压测不到
E.脉搏扪不清
84、患者,男性,67岁,突发心跳、呼吸骤停。抢救该患者时,胸外心脏按压的部位是
A.心前区
B.胸骨中上1/3段
C.胸骨中下1/3段
D.胸骨中点
E.胸骨左侧
85、患者,女性,60岁,因心跳、呼吸骤停进行抢救。为该患者行胸外心脏按压时,应使胸骨下陷
A.1~2cm
B.2~3cm
C.4~5cm
D.6~7cm
E.大于6cm
86、患儿,5岁,心跳、呼吸骤停,值班护士小王和小张立即为其行心肺复苏。抢救该患儿时,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的比例
A.4:1
B.5:1
C.5:2
D.15:2
E.30:2
87、患者,女性,35岁,心肺复苏后2小时。该患者适宜的体位是
A.平卧位
B.俯卧位
C.仰卧中凹位
D.低斜坡卧位
E.头低脚高位
88、患者,女性,47岁,久站后左下肢出现酸胀感,小腿内侧可见静脉轻微突起,诊断为下肢静脉曲张。对此患者日常保健要求中不正确的是
A.尽量避免久站
B.适当体育锻炼
C.休息时放低患肢
D.使用弹力袜
E.避免跷二郎腿
89、患者,男性,63岁,因右下肢静脉曲张行静脉剥脱手术,术后护理措施正确的是
A.卧床2周
B.抬高右腿30。
C.右腿完全制动
D.弹力绷带持续包扎2天
E.若右腿深静脉血栓形成,则按摩患处
90、某患者因下肢静脉曲张接受手术治疗,术后护士指导其早期下床活动的目的是为了预防
A.肌肉僵直
B.患肢水肿
C.血管痉挛
D.术后复发
E.深静脉血栓形成
91、某患者因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来院就诊,被确定为营养障碍期,护士最可能观察到的该患者的特征性表现是
A.静息痛
B.肢体坏疽
C.间歇性跛行
D.足背动脉搏动减弱
E.游走性浅静脉炎
92、某患者因左下肢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入院一治疗,护士指导其做勃格运动的目的是
A.减轻下肢水肿
B.促进患者舒适
C.减慢肢体坏疽速度
D.促进侧支循环建立
E.提高日常活动能力
93、护士对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进行患肢保暖的健康教育,正确的内容是
A.室内温度宜保持在15℃以上
B.暴露肢体于寒冷环境中以提高抗寒能力
C.将热水袋紧贴患肢皮肤
D.可用50℃的热水泡脚
E.脚冷时将热水袋放于腹部
94、患儿,男,2岁,患有法洛四联症,吃奶时突然昏厥抽搐,护士分析原因是
A.长期脑缺氧
B.合并脑血栓
C.合并脑脓肿
D.合并脑膜炎
E.肺动脉漏斗部肌肉痉挛
95、患儿,男,2岁,患有法洛四联症。护士方向家长解释,患儿喜蹲踞是因为
A.心脑供血量增加
B.缓解漏斗部痉挛
C.腔静脉回心血量增加
D.休息,缓解疲劳
E.增加体循环阻力,减少右向左分流血量
96、护理青紫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护士要提醒家长注意保证入量,防止脱水,目的是
A.防止心力衰竭
B.防止肾衰竭
C.防止休克
D.防止血栓栓塞
E.防止便秘
97、某4岁男孩,婴儿期开始发现发绀,逐渐加重,有昏厥及抽搐史。查体:胸骨左缘第3肋间有Ⅱ级收缩期杂音,P减弱,有杵状指。最可能的诊断是
A.房间隔缺损
B.室间隔缺损
C.动脉导管未闭
D.法洛四联症
E.肺动脉狭窄
98、患儿,女,2岁,生后即发现心脏有杂音,婴儿期喂养困难,经常咳嗽,得过3次肺炎。查体:消瘦,心前区隆起,心界向左下扩大,胸骨左缘第3、4肋间有Ⅵ级粗糙收缩期杂音,P增强。最可能的诊断是
A.房间隔缺损
B.室间隔缺损
C.动脉导管未闭
D.法洛四联症
E.肺动脉狭窄
99、患儿,女,3岁,生后即发现心脏有杂音,婴儿期喂养困难,易疲乏,经常咳嗽,因肺炎入院治疗。查体:生长发育落后,心前区隆起,心界向左下扩大,心率次/分,胸骨左缘第3、4肋间有Ⅵ级粗糙收缩期杂音,P亢进,诊断为室间隔缺损。该患儿面临的主要护理问题是
A.气体交换受损
B.清理呼吸道无效
C.潜在的并发症:心力衰竭
D.活动无耐力
E.营养失调
、患者,男性,68岁,高血压心脏病10余年。3天前受凉后出现咳嗽,咳黄色黏痰,伴发热,体温为39.3℃,上二层楼后感心悸、气短。急诊以“高血压心脏病、心力衰竭、肺部感染”收入院。引起该患者发生心力衰竭的基本病因是
A.原发性的心肌损害
B.继发性心肌代谢障碍
C.心室后负荷过重
D.心室舒张充盈受限.
E.心室前负荷过重
↓↓参考答案及解析见下篇文章↓↓
转载请注明:http://www.800esky.com/zztz/43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