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简单实用的耳针疗法能治这么多疾
耳为宗脉之所聚
耳与全身经脉、脏腑的密切联系
耳朵是人体重要经脉汇聚的地方
耳针疗法主要是通过针具
或者其他方法对耳郭穴位进行刺激
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它治疗范围较广
操作方便、无副作用
并可用于外科手术麻醉
耳朵穴位分布像一个倒置的胎儿
五脏六腑均可在耳朵上找到相应的位置
当人体有病时
通过用医用胶布将药豆贴于耳穴处
来刺激这些相应的反应点及穴位
可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
目前
法、德、美等国家已经在使用
是举世瞩目的独特医疗技术
50年代以来
通过吸收国外研究成果
临床应用有了突出的发展
已成为一种系统的针刺疗法
耳针可以治疗哪些疾病?
淞茂中医馆耳穴压豆疗法,用王不留行籽贴耳穴,能起到治病或者保健的作用,王不留行药粒有行血通经的功用,留置王不留行籽为非穿刺性取穴,效果好。
治疗范围有:
①疼痛性疾病:如各种扭挫伤、头痛和神经性疼痛等;
②炎性疾病及传染病:如急慢性结肠炎、牙周炎、咽喉炎、扁桃体炎、胆囊炎、流感、百日咳、菌痢、腮腺炎等;
③功能紊乱和变态反应性疾病:如眩晕综合征、高血压、心律不齐、神经衰弱、荨麻疹、哮喘、鼻炎、紫癜等;
④内分泌代谢紊乱性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或低下、糖尿病、肥胖症、更年期综合征等;
⑤其他:有催乳、催产,预防和治疗输血、输液反应,同时还有美容、戒烟、戒毒、延缓衰老、防病保健等作用。
“耳针王”汪燕青医生今开诊
就诊患者络绎不绝
精勤不倦、妙手回春,只要是她坐诊,汪燕青医生的病人总会络绎不绝。8月14日,汪燕青医生游学归来开诊首日,精湛的医术、良好的口碑就吸引了众多新老患者就诊。
汪燕青,主任医师,毕业于云南中医药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深造2年。出生中医世家,从医40余年,医院副院长。中华中医学会会员,中国针灸协会会员,四川省易经研究会理事,成都针灸协会临床专业委员会会员,在国内外发表论文20余篇,业绩载入《中国当代名医名人》一书。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用中医药、针灸推拿等方法综合治疗各种疑难杂症、各类痛症、保健养生等。
1、针灸药物结合治疗:颈、肩、腰、腿痛、痛风等疼痛疾病;头昏头痛、失眠、耳鸣、妇科月经病、白带异常、乳腺疾病、不育不孕及前列腺疾病、减肥增胖、美容美体及亚健康调理等。
2、皮肤疾病:皮肤过敏、荨麻疹、色斑、痤疮等顽固性皮肤病。
3、其他:冠心病、高血压、高血脂、脑梗、胃肠道疾病、肝胆脾肾疾病、支气管炎、哮喘、免疫力低下等疾病。
患者心中的“耳针王”
●出身中医世家与求知的步伐
汪燕青出生于中医世家。她的爷爷汪运泰是汪氏医学的第四代传人,他出生于湖北的一个名为“汪家镇”的小镇上,爷爷自幼年矢志学医,成年后悬壶济世,为乡邻看病,深得好评。汪燕青从小深得爷爷的喜爱,她跟随爷爷采药、切药,再到为病人抓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年仅十四岁的她则对中药材知识打下了稳稳地基础知识,从此她走上了从医四十年的道路,成为了一名远近闻名、医术精湛的主任医师。
年医士中专毕业的她同年也报名参加培训宁洱县卫生局开办的医师训练班,为了提高及丰富自己的专业技能和知识,她积极跟随黄云老中医边工作边学习,在那个医生稀缺的年代,汪燕青医生已经开始一些接生、结扎、计划生育等手术;年毕业于云南中医学院,对传统医学情有独钟的她对中医的针灸专业刻苦学习,努力钻研;毕业后于成都中医学院学院进修并工作三年;先后到张仲景国医大学研究生班学习、全国针灸专长学习班结业、中国科学院函授大学毕业、多次短期业务学习名师中医针灸推拿临床经验等。在科研方面,四川中医研究院“火针治疗石部分坐孢(名称待查)研究”项目获国家中医药发理局;成医院“耳元压丸治疗胆结石机理研究”课题获四川省重大科技成果三等奖;发表国际性学术会议2篇;全国性学术会议杂志、期刊论文20余篇。
●大医精诚之汪氏耳针
汪医生行医四十余载,在医学道路上不断探索、研究。熟于四大经典著作,师从名家,一心向学,自行勉励,理论学识广博厚实,广泛探索中医名家的理论特长,精心研究总结疑难杂症的诊治经验,熟悉针灸多种特针技术。内科杂症、妇科杂症、痛经、月经不调、更年期综合症、中风、心脑血管等症则是屡见不鲜,不同的医生可能用自己独特的方法来治疗病情,在汪医生这里,针灸才是她主要的医治手法。“针灸手法,让病人的整个身体的筋脉与血液运转和流动起来,以整体的观念作为治病的根本,只为身体的某一部分而治病那只是及其普通的手法,一个艺术精湛的医生应该对自己的患者负责的同时把自己医术的综合素质及水平发挥到极致。她说:“中国传统中医博大精深,在神奇的中医面前,任何人应该怀有一颗至诚志敬、谦卑之心,要不断地向古代先贤圣哲们学习,师法古人,除了不断提高医术,掌握各种不同的治疗方法以外,还需广泛阅读典籍,弥补医术本身以外的东西,不管是天文、地理,还是《周易》、《四书五经》都是我们所需的。若说医术是骨是肉,那么文理就是血是灵魂。我们所需要的,病人也同样需要。”汪医生的医术可谓“德艺双馨”,她没有“适可而止”而是把医学看得如此神圣与高尚,没有人可以超越,只有我们不断地临近。
在她的针灸治疗手法中,尤以耳针见长。耳针是她热衷的手法,为了学好耳针,汪医生曾经五次到成都医学院进行进修学习。耳针也称耳穴,就是通过耳朵上的穴位来判断身体各个部位所存在的问题。汪医生这种独树一帜的疗法,从小到大我闻所未闻,原因可能是我很少生病而与传统针灸之失之交臂或者是我才疏学浅、孤陋寡闻所致。她说“可能大多数医生看病是从病人的面部表情着手,望、闻、问、切,由‘神色’来辨别病人的病情,从未诊断出病人哪里不舒服。
她自己更擅长从耳朵入手给病人治病,通过触摸病人的耳朵便知晓病人哪里存在着问题,紧接着给病人耳朵上的穴位贴上药叮,身体上关键部位扎针。从汪医生到医馆的那天起,我看到了不少人耳朵上贴满了药叮,人数越来越多。每次经过她的诊室都会有意识的看一下汪医生打个招呼或问声好,但是每次透过透明的玻璃门,看到的只是她的桌子被三五个患者团团围住,看不到汪医生的脸,门口排凳上还有七八个手里捏着挂号单的人在耐心的等候。所有患者在汪医生面前她都一视同仁,不怠慢每一位患者,因为她看到的每个人都有着平等的生命和灵魂,并无贵贱之分。她的做法赢得了每一个人对她的尊重与敬仰。
●医者父母心
每次找汪医生就诊,就会和她聊一些医学方面的话题。一次我问道“汪医生,除了给病人看病以外,您平时都喜欢做什么?”经常跟我言语到“我从小就在这样一个环境里长大,成天面对的就是药材和病人,转眼间四十余年过去了,我一直重复着这一件事情。我只会看病,除此以外我什么也不会做,”顿时间我沉默了,但是在言语间我知道,她深爱着自己的职业。汪医生表示,“能为各种病人治病,我感觉很光荣,每当看到病人痊愈的时候,他们幸福的微笑让我有了更坚定信心为病人治病,他们的笑容让我欣慰,让我感到满足,感到幸福。”
汪医生四十年如一日,兢兢业业的做着自己最喜爱的事业,用她的独特的良方,奇特的针灸手法像母亲一样慈爱的照顾着每一位病人。她待病人的耐心,说话时的平和,更显出她的从容安详、温和智慧、不骄不躁、淡泊宁静。我想,这应该是在她千万个日日夜夜与疾病对抗而不辞辛苦与操劳后苍天赐予她的恩惠吧。
耳针法禁忌:
①严重心脏病不宜使用;
②严重慢性疾病伴有高度贫血、血友病,不宜针刺,可做耳穴贴压法;
③孕妇6周-3月不宜针刺;5个月后,需要治疗者可轻刺激。特别是针刺子宫、腹、卵巢、内分泌穴,有习惯性流产者应忌用;
④外耳患病,如溃疡、湿疹,冻疮破溃时,暂不宜针刺。
耳郭充血、潮红、发热,为良好的得气反应。全身患处若出现热流、舒适感,或肌肉跳动,或胃肠蠕动、饥饿感,或皮肤热乎乎、凉嗖嗖,或欲睡觉,均为良好的反应。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800esky.com/zztz/35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