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浪漫弹琴医生和新生儿,医院闭环期
在实行闭环管理期间
医院的故事感动网友
比如第一个小生命
医院传出的啼哭
还有同样是医院
白衣天使奏出的治愈旋律
这段时医院中
其实还有好多温暖感人的故事
援鄂打怪兽妈妈的一封信11曰27日
医院南院
26日在发热门诊支援的急诊输液留观室护士李慧,度过了忙碌的一晚,次日凌晨脱下隔离衣回到休息处后,用手机写下了一封短信。
To张宝宝:
你好,我是妈妈。今天是我们封院的第一个早上,进入污染区时会经过一条带窗户的走廊,外面阳光正好,微风徐徐。昨天我和你开视频,你问妈妈:“妈妈,你怎么还不回来呀妈妈?我好想你啊,你能不能从手机里钻出来陪陪我啊”。我和爸爸听完都哈哈大笑,觉得你这个小脑袋里怎么会有那么多古灵精怪的想法。笑着笑着眼睛里像进了沙子一样。还记得去年初到武汉时,听到最多的问候语就是:“你怕不怕啊?”。昨天在发热门诊,我又一遍又一遍听到了同样的问候,不过我在他们的问候中听到的满是紧张和焦虑。他们是来发热门诊看病的患者和家属,面对突如其来的封院,打乱了他们原有的计划和安排,不得已也只能原地等候。妈妈给这些焦急的叔叔阿姨打趣道:我们还真有缘分,你们来看个病,我们一不小心就变成一个战壕的战友了。说完他们也都笑了。病人及家属核酸结果出来以后,他们也相继去急诊接着看病,除了不让回家,一切井然有序。安置好二楼所有病人我们就接到了屈主任的慰问,一大堆好吃的,还去大门口领取了晚上的物资,都是新被子新枕头呢。妈妈就当今晚和大家一起露营了,多少年以后再谈起不知会有多少感慨呢。宝宝,妈妈昨天晚上还被一个叔叔深深感动到了,这位叔叔是徐喆,是妈妈在发热门诊的同事。面如突然的封院,他在今晚表现出的从容和担当正是妈妈希望你能具备的品质。封院以后有一位急诊血透患者做完血透需要回发热门诊,这位叔叔就用发热门诊专用轮椅推着这个老爷爷在夜色下艰难的往前走。在他们的正前方正是发热门诊的应急灯,这个应急灯在黑色里特别亮,仿佛像冉冉升起的太阳。今天当我再看这张照片时,内心还是五味杂陈,妈妈仿佛能看到未来的你同样能有如此担当。能像这位叔叔一样挑起肩上的大梁。今天又是晴朗的一天,阳光照进来,隔着防护服都能感觉暖洋洋的。妈妈很快就能从手机里钻出来陪宝宝啦。熟悉的开头,仿佛时光倒回年元宵节。当时武汉爆发疫情,作为医院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的一员,29岁的李慧在武汉给刚满周岁的宝宝写了一封信:
“妈妈现在在武汉和叔叔阿姨一起“打怪兽”。被怪兽欺负的人们住进一个叫“医院”的房子里,里面住了很多人。昨天是妈妈第二次进这个房子,没有了第一次的陌生和紧张,看着这些被坏蛋折磨的人们,很是心疼、很着急,妈妈也体会到这份工作的意义和肩上的责任。在防护服的包裹下妈妈耳朵鼻子会疼,会有各种不舒服,走路一摇一摆,像个大白。但妈妈不觉得这是煎熬,这里有和妈妈一起奋斗的战友,还有齐心协力和“怪兽”做斗争的患者。我们都渴望着,期盼着早日打败“怪兽”。当妈妈看到他们从这扇门走出去时,妈妈内心是自豪的。”
而这次的李慧信中更多是轻松和欣慰。她笑着说,与其说是写给孩子,更像是自己的日记。从武汉回来,自己就养成了偶尔记几笔的习惯,过段时间再翻起,回忆满满。就像在武汉打过的那些“小怪兽”,再回首,已是最特别的回忆。
当61名血透患者遇上闭环日11曰27日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医院
规律的透析是血透患者的生命。11月26日下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医院医院求助,希望接受该院61名血透患者的透析治疗。
血透病人的协调和安置是闭环管理中最重要也是最困难的任务。“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上海卫生一盘棋!”医院设备科和血液净化中心第一时间备足透析耗材和A、B液用量,护理部、医务处立即增配配医务人员,决定第二天在原本二班的基础上,加做第三班专场。
27日上午10点,医院与医院医务人员进行了详细沟通,将一切准备妥当。患者在家属陪同下完成核酸检测后,通过“绿色通道”快速办完了门诊大病医保。晚上6点陆续来到医院血液净化中心,开始进行有序的血透治疗。医院护士长梁国英从接到命令起就一直在为“专场”血透做准备,她说:“请大家放心,他们在这里会得到安全、及时的治疗,我们也会准备好舒适、温馨的环境。”
一周需要三次血透的薛阿姨翘着大拇指说:
“医院封院的消息我们非常患者焦虑,想想这可怎么办?可没多久,医院就帮我们联系好到,心里一大大石头落地了。医院让我非常感动,给我们最快速度办好这里门诊大病医保。10多名医务人员为我们加班开设专场,他们非常专业又耐心,这里环境又好的,我们都非常感动。给你们点赞!”
紧急手术“抢”回先心病宝宝11月25日
医院
11月25日,当一辆医院疾驰而出时,他们想的是,转运至医院,救一救车上这个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极低体重早产儿;当这个孩子病情急转直下时,医院所有相关医务人员想的是,千方百计克服闭环困难,把小宝贝从死亡线上拉回来……刚刚满月的苗苗是孕32周剖宫产出生的早产儿,体重仅g。出生20天后被发现患有严重的主动脉缩窄,导致全身供血异常。苗苗医院新生儿科,与医院建立了急危重症转运的长三角绿色通道。前段时间苗苗出现吃奶费力、离不开氧气等状况,手术治疗被提上日程。
但11月26日,意外发生了。医院进入闭环管理,当晚,苗苗就出现了生命危机:呼吸减弱、小便减少,生命体征开始波动,心脏的收缩力不到正常状态的50%,连续出现危机状况,在重症监护室内紧急抢救了2次。
医院小儿心胸外科主任鲁亚南说,庆幸的是在儿心脏中心、新生儿科、超声室、麻醉科等多位专家共同坐镇指挥下,两次抢救都成功了,但如果再不进行手术治疗,苗苗很可能被死神拖走。
由于闭环管理,苗苗的父母还在院外。于是一个特别的绿色通道开启了,医院医务处紧急启动入院报备流程,儿心脏中心、麻醉科、手术室等多个学科、多个团队紧急协调,一台闭环下的紧急手术紧锣密鼓地筹备起来。
27日上午9点,苗苗被推进了手术室。穿刺、麻醉、切除几近闭塞的血管、重新吻合……在这个小生命身上有条不紊地进行着。苗苗的主动脉最粗部位只有4mm,而狭窄段已经接近闭锁,在放大镜的帮助下,专家用比头发丝还细小的缝线重建了的主动脉,经过2多小时的手术把苗苗从死亡边缘拉了回来。
目前,苗苗的生命体征已经平稳,还需要度过手术后的危险期,如果小便正常,肾功能恢复,血压平稳,则康复状况较为乐观。
医者仁心
向白衣天使们致敬
资料:上海新闻广播编辑:徐世恒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宝山官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800esky.com/lcbx/87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