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衰竭ARDS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
呼吸衰竭、ARDS疾病病人的护理
呼吸衰竭
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肺通气和(或)肺换气功能严重障碍,以致在静息状态下亦不能进行维持足够的气体交换,导致低氧血症(伴或不伴)高碳酸血症,进而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的改变。
(一)慢性呼吸衰竭
①支气管-肺疾病(COPD)
②肺组织病变
③胸廓、胸膜疾病
④神经肌肉疾病
(二)临床表现
一.原发病表现即COPD的临床表现
二.缺氧表现
呼吸困难是最早出现和最突出的症状。发绀是严重缺氧的表现,也是慢性呼吸衰竭最突出、最典型的表现。呼吸衰竭发生时,最早因缺氧发生损害的组织器官是大脑(轻、重度)。
循环系统症状表现为:血压升高、心动过速,严重者血压下降、心律失常。消化系统症状:上消化道出血、黄疸。泌尿系统症状:蛋白尿、氮质血症。
三.CO2潴留的表现
轻度精神、神经症状为早期兴奋症状,多汗,烦躁不安,昼睡夜醒;中度为颜面发红、肿胀、球结膜水肿,四肢及皮肤温暖潮湿,严重者出现抽搐、昏迷等CO2麻醉现象,称肺性脑病。呼吸循环系统症状,早期血压升高、呼吸、心率增快,严重者血压下降。
(三)辅助检查血气分析是诊断呼吸衰竭最主要的诊断依据。
(四)治疗要点
①保持呼吸道通畅,清除呼吸道分泌物②缓解支气管痉挛③建立人工气道④氧疗缺氧和CO2潴留的病人低浓度持续给氧⑤增加通气量、减少CO2潴留,应用呼吸兴奋药(尼可刹米)⑥抗感染和并发症治疗⑦纠正酸碱平衡
(五)护理措施
一、合理用氧
呼吸过缓或意识障碍加深,警惕CO2潴留
二、病情观察
对烦躁不安的人慎用吗啡等镇静药(目的:防止引起呼吸抑制)
三、改善通气
四、用药护理
按医嘱正确使用抗生素、祛痰平喘的药物、呼吸兴奋药物,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
应用呼吸兴奋药(面色潮红、面部肌肉震颤、烦躁不安);u以中枢抑制为主的呼吸衰竭,使用呼吸兴奋药,洛贝林(山梗菜碱)可通过刺激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的化学感受器,反射性兴奋呼吸中枢,增加通气量。
(六)健康教育
1.指导病人缩唇腹式呼吸,改善通气。
2.预防呼吸道感染,避免着凉。
3.戒烟、减少对呼吸道黏膜的刺激。
4.饮食采取少量多餐。进食高蛋白、维生素丰富易消化的饮食。
5.坚持适当的户外运动,进行力所能及体育锻炼,也可人工被动免疫,增强机体免疫力。
ARDS病人的护理
ARDS是急性呼吸衰竭的类型之一。多指在严重创伤、感染、休克、大手术等严重疾病的过程中继发的一种以进行性呼吸困难和难以纠正的低氧血症为特征的急性呼吸衰竭。
I.最早出现的症状是呼吸加快,并呈进行性呼吸困难、发绀,伴烦躁、焦虑、出汗等。
II.X线早期可无异常,或仅有肺纹理增多,继而出现斑点状甚至成片状磨玻璃或实变浸润阴影。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病人的护理
1.心绞痛的病因主要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痉挛也可引起心绞痛。
2.心绞痛表现为发作性胸痛。多发生在胸骨后或心前区部位,常放射至左肩,沿左肩内壁内测至环指和小指。胸痛呈压榨、憋闷、紧缩、烧灼或窒息感。一般持续2~3分钟,不超过15分钟。发作常因体力劳动、情绪激动、饱餐、寒冷、吸烟等诱发。
3.心绞痛发作期治疗方法如下:立刻休息;硝酸酯类药物是最有效、作用最快的终止心绞痛发作的药物,可舌下含化硝酸甘油,1~2分钟开始起效,作用持续30分钟左右。
4.心肌梗死的基本病因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当各种原因致心肌严重而持久的急性缺血达1小时以上,均可发生心肌梗死。
5.心肌梗死疼痛多发于早晨,心前区剧烈疼痛为最早出现的症状。心律失常则以室性心律失常为主,是最常见的猝死原因。
6.心电图检查是急性心肌梗死最有意义的辅助检查。
7.血清心肌蛋白及心肌酶测定是诊断心肌梗死的敏感指标。
8.V1、V2、V3导联提示前间壁心肌梗死;V1~V5导联提示广泛前壁心肌梗死;I、aVL导联提示高侧壁心肌梗死;II、III、aVF导联提示下壁心肌梗死。
9.对疑有心肌梗死入院的病人,应尽可能的减少相关性不大的辅助检查如X线,以免加重病人心脏负担。急性期卧床休息12小时,如无并发症,24小时应鼓励病人床上活动四肢,第3天床边活动,第4天逐步增加活动,一周内可达到每天3次步行~m。长期卧床病人,防止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家人是比梦想更重要的事情。
——电影《寻梦环游记》
立冬已至,给远方的父母和朋友们打个电话,送上你的问候吧。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800esky.com/hlzl/14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