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护理老年常见心血管系统疾病护理

北京有哪些比较好的白癜风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hj_bjzkbdfyy/

老年常见心血管系统疾病护理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指给心脏供血的冠状动脉管壁内发生粥样硬化,这些病变使得冠状动脉血管的管腔变窄或闭塞,从而使冠状动脉血流不能畅通或被阻断,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心脏病。临床上又称为“缺血性心脏病”。

1.休息 冠心病发作时首先停止所有的活动,立即坐下或躺在床上,安静卧床休息直到症状消失为止。

2.氧疗 按医嘱给予持续或间断吸氧,取半坐卧位,改善发绀和呼吸困难。

3.饮食 告诉患者低盐饮食的重要性,控制盐的摄入量,食用清淡、易消化食物为主,合理安排饮食起居。

4.戒烟 帮助老年人制定戒烟计划,使老年人逐步地完成戒烟任务。

5.减肥 肥胖老年人,在保证营养不影响疾病治疗的情况下,协助制定饮食计划,逐步将体重减至正常。

6.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注意观察老年人有无发作性胸骨后疼痛。

7.活动 根据老年人的年龄、病情、体力和个人的兴趣爱好等适度活动,以改善冠状动脉灌注。

8.心理护理 与老年人患者多交流、沟通,减轻精神负担,保持良好的心态,有利于疾病的康复。

心绞痛

心绞痛是由于冠状动脉一过性供血不足,心肌出现短暂的缺血、缺氧所引起的以发作性胸痛或胸部不适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

典型的心绞痛发作。其疼痛特点为:面色苍白、胸骨后或心前区压迫性不适或为紧缩、压榨、闷堵感,亦可呈烧灼样疼痛。放射至左肩、左上肢内侧直至手指,也可放射至咽喉部、颈部、背部、上腹部。疼痛发作时,患者一般被迫停止原有动作。疼痛发作时间约几分钟或十几分钟,休息或口含硝酸甘油后1~5min可缓解。心绞痛发作常在体力活动过度、精神过度紧张、情绪过分激动、饱餐后,亦可在夜间睡眠时或休息时发生。

1.预防诱发因素 根据老年患者心绞痛的类型、发作频率、程度,对患者进行认真的分析,判断可能的诱发因素,教育患者及亲属尽量避免之。

2.卧床休息 当老年人心绞痛发作时,应首先停止所有的活动,立即坐下或躺在床上,安静卧床休息直到疼痛消失为止,并同时给予舌下含服硝酸甘油。

3.睡眠 保持环境安静,减少探视,保证充足的睡眠。

4.氧疗 心绞痛发作时及时给予吸氧。

5.严密观察病情如患者在心绞痛发作时伴有血压下降、心律失常、意识改变等,提示有急性心肌梗死的可能,应立即采取急救措施,并通知医师。

6.心理护理 在患者无心绞痛发作期间,关心和安慰患者,鼓励做一些适当的活动,解除患者对疾病的恐惧感。

急性心肌梗死

急性心肌梗死是指冠状动脉供血急剧减少或中断,致使相应的心肌持久而严重缺血导致坏死。本病男性多于女性,年龄多在40岁以上。其发病的危险因素是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等。临床特点:①梗死先兆:多数患者于发病前数日有前驱症状,如心绞痛发作频繁,程度加重,持续时间长,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不能缓解,甚至在休息或睡眠中发作,易猝死;②疼痛:最先出现的症状、疼痛部位和性质与心绞痛相同,多无明显诱因,且常于安静时或用力大便后发生,程度较重,持续时间较长,可达数小时或数天,在老年患者中,无痛者多见;③发热:通常在24~48h后出现,程度与梗死范围常呈正相关,体温一般中度热,很少超过39℃,持续3~7d;④胃肠道症状:疼痛剧烈时常伴有频繁的恶心、呕吐、上腹胀痛;⑤常见并发症: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

1.休息。患者第1~3天应在CCU病房内绝对卧床休息,限制探视。卧床休息2周,保持环境安静,防止不良刺激,解除思想负担。病情稳定无并发症者,2~3周可坐起,4~6周可逐步下床活动。指导患者在床上排便,并嘱患者在排便时不宜过分用力。可给予患者适当通便药。严密观察患者活动后血压、心率、心律的变化,并随时询问患者有无心前区痛、呼吸困难、头晕等症状。生活完全自理后,病情稳定者可出院休息。

2.吸氧。急性期前2~3d应持续或间断吸氧,流量2~4L/min。

3.遵医嘱定时给予必要的镇静药或止痛药物。观察药物不良反应,采用静脉途径给硝酸甘油或硝普钠等,应尽量使用输液泵,保证适量给药。

4.准确记录患者出入量,保证足够的热量。患者应进易消化、清淡、低脂饮食。

5.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注意体温,有无胸痛、呼吸困难、咳嗽咳痰,及时发现心力衰竭先兆。

6.心理护理。急性心肌梗死发作时,同情、关心和安慰患者,以消除患者的紧张、焦虑、恐惧心理。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

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血压升高为特征并伴有动脉、心脏、肾脏、脑等重要器官病理改变的全身性疾病。高血压是对老年人的健康和生命危害最严重,且也是多发的、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

1.合理饮食。应低盐、低脂、低胆固醇、低热能饮食,以植物油为主,少吃或不吃含胆固醇高的食物,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乳类。忌饮咖啡、浓茶、烟酒等刺激性食物。

2.适当运动。指导患者做适量的运动,如做操、散步、太极拳等,避免做突然的剧烈活动,防止摔倒。

3.注意每次测量血压前应保持患者处于安静状态,定时测量血压并做好记录。

4.观察患者是否按时服药,并注意药物不良反应。一旦出现,通知医师及时处理。

5.注意观察患者有无高血压危象,如血压急剧升高、剧烈头痛、视力模糊、气促、心绞痛、心动过速等;高血压脑病,如剧烈头痛、恶心、呕吐,以及失语、偏瘫等。

6.心理护理。患者多有焦虑、抑郁、易激动等特点,多与患者交流、沟通,使老年人保持乐观情绪,避免一切不必要的精神刺激,有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保证患者有充足的睡眠时间,有助于高血压的防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800esky.com/hlzd/6979.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皖ICP备06006651号-1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