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导读心血管疾病护理专题
编者按
年第9期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来临以及国民疾病谱的变化,心血管疾病死亡占城乡居民总死亡原因的首位,严重威胁我国国民的健康。心血管专科护士在患者疾病和健康行为的干预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本期心血管疾病护理专题围绕心脏复杂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当日出院安全性、心脏术后获得性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恢复、早期心脏康复方案改良、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营养及膳食结构调查等方面组织了6篇文章,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指导。
改良早期心脏康复方案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冯舒爽华俊魏睿宏张耀峰林雍容林映杨雪慧林冰栒袁永红王伟刘慧
本文第一作者:冯舒爽
在开展心脏康复之前,医护人员需充分评估患者的疾病特点、残余病变、高危因素等,制订安全、个体化的心脏康复处方,使患者从心脏康复中获益。但原早期心脏康复方案提供的康复程序为每日固定内容,缺乏个体化的康复方法。因此,本研究结合文献、经验及患者意愿,在原早期心脏康复方案的基础上增加相关评估流程和运动方法,制订改良早期心脏康复方案,旨在改善急性心肌梗死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的心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结果显示此方案安全、有效。点击了解详情
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营养及膳食结构调查
作者:惠宁张文杰吴蓓蓓
本文第一作者:惠宁
本研究调查了例经口进食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通过心力衰竭特异性微型营养评价量表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并采用24h膳食回顾法记录患者3d的早、中、晚三餐及加餐情况,计算膳食中的各类营养素含量,与《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及年-年江苏省膳食调查数据进行比较。结果发现经口进食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营养及膳食状况不容乐观,护士应加强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营养风险的筛查和膳食指导工作,并对存在营养风险或营养不良的患者制订相关干预措施。
点击了解详情
心脏术后获得性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恢复时间及影响因素研究
作者:余金甜陈俊杉张爱琴
本文第一作者:余金甜
获得性吞咽障碍是由于疾病治疗或其他医源性因素如气管插管等导致的吞咽障碍。由于心脏手术的复杂性和高风险性,患者术后并发症较多,获得性吞咽障碍是心脏术后患者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本研究采用Kaplan-Meier法和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吞咽功能恢复时间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气管插管时间和拔管后首次标准吞咽功能评估量表评分是心脏术后获得性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恢复的影响因素,尚需进一步明确吞咽障碍恢复进程及相关预后指标,从而优化临床实践,改善患者预后结局。
点击了解详情
5例左心室辅助装置植入患者的术后护理
作者:彭洁婧曾珠邓永鸿徐芬王慧华杨林杰
本文第一作者:彭洁婧
心脏移植是心力衰竭终末期患者最理想的治疗手段,但经常面临供体缺乏、术后免疫排斥等问题。近年来,植入式机械循环辅助装置成为心脏移植过渡治疗或终点治疗的手段。该文总结5例左心室辅助装置植入患者的术后护理经验,包括右心功能的监测、呼吸系统的管理、意识的观察、管道的管理、抗凝治疗的护理、左心室辅助装置设备的培训及康复锻炼的指导等,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依据。
点击了解详情
1例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行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的护理
作者:沈志云林颖周达新潘文彦吴溢涛刘睿艳朱丽黄晨旭潘文志
本文第一作者:沈志云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具有微创、中远期疗效良好等优势,适合治疗高危或有外科手术禁忌证的主动脉狭窄患者。该文总结1例在体外膜肺氧合(ECMO)辅助下进行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治疗的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的护理,护理要点包括:病情监测和预评估、ECMO的转运交接、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康复指导等,供护理同仁参考。
点击了解详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当日出院安全性的Meta分析
作者:李亚楠刘姝刘萍尤奥林栾晓嵘
本文第一作者:李亚楠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在稳定性冠心病和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中广泛应用。支架技术的改进、桡动脉通路的使用和股动脉血管闭合装置的不断发展,减少了患者并发症和其他不良事件的发生,使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当日出院成为可能。目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当日出院大多为观察性研究,缺少高质量的综合评价研究,且患者及家属对当日出院安全性的不确定、紧张和忧虑,使其较难推广。因此,本研究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当日出院的短期和长期效果,以期为患者当日出院的实施提供更多循证依据。
点击了解详情
(点击图片,了解会议详情)
微书店
识别
转载请注明:http://www.800esky.com/hlzd/56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