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鲜活细胞疗法临床应用心脏病
伴随着社会老龄化进程,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急性心肌梗死(AMI)和慢性心功能不全导致的死亡占心血管病死亡率50%以上。在中国,由于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心血管病发生率亦呈逐年增长的趋势。中国现有万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年病死率20%~40%(魏研平,杨振岭,)。尽管现有的内、外科治疗手段能挽救缺血心肌,但是无法使梗死的心肌再生,只能由瘢痕组织代替。鲜活细胞疗法的出现与成熟,为病损、衰竭心脏的细胞重建和功能恢复提供了全新的治疗策略。
目前临床用于尝试治疗AMI的鲜活细胞多选用骨髓单个核细胞(bonemarrowmononuclearcell,BMMC),作为一种多细胞混合群体,能够有效促进心肌源细胞再生,激活其增殖分化功能,修复心肌,并促进血管再生以改善心脏功能。
年,日本的Hamano研究小组和德国的Strauer等首先报道极少的骨髓单个核细胞,就能提升心肌梗死患者的心脏功能(HamanoK,;Strauer,)。虽然各种类型的细胞被用来尝试再生梗死心肌的临床研究,但是目前,骨髓单个核细胞仍是鲜活细胞治疗AMI的主要来源。BOOST、REPAIR-AMI、TOPCARE、MACIC等大型临床研究显示,鲜活骨髓单个核细胞的治疗安全有效。然而,BMMC作为种子细胞还存在很多问题,如:该鲜活细胞含量极低,向心肌和血管内皮细胞分化的几率很低,修复梗死心脏作用有限。为此在针对修复心血管的鲜活细胞悬浮液中还加入了内脏上皮细胞和心肌细胞,以提高修复效率。此外对于高龄的心血管重症患者来说,本身可能患有多器官损害,注射此种鲜活细胞悬浮液非但不会给其他器官造成负担,反而有一定程度的修复再生功效。
案例1:
年6月,德国慕尼黑大学医学院鲜活细胞中心Ichim教授小组,采用该鲜活细胞悬浮液治疗1例扩张型心肌病心衰取得成功,为临床应用鲜活细胞治疗心肌梗死后心衰提供了参考(Universit?tsKlinikumMünchen,Pr.Dr.Ichim,)。
案例2:
年02月,利用鲜活细胞注射,成功医治了一位患有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后心源性休克合并重度心衰的患者。该患者73岁,同时患有2型糖尿病和脑梗死。于上臂静脉的远段、中间和近段共注射2.4×鲜活单个核细胞悬浮液治疗,注射后患者无不良反应,无胸闷、气短、胸痛发作,日常活动、食欲、精神状态明显改善,并于3天后出院。第三周复查,射血分数(EF)从术前22%,术后42%,到术后21天升高至53%,血脑钠肽(BNP)从术前pg/ml,术后pg/ml,到术后21天降低至pg/ml;患者的心功能已经从严重受损到现在完全恢复正常。随访近15个月,患者精神状态良好,无胸闷、气短等心衰症状发作,活动耐量明显改善,食欲睡眠佳,两便正常,无皮肤瘀斑、腹泻等急性GVHD发生,显示了鲜活细胞治疗AMI的安全性和有效性(Universit?tsklinikumMünchen,)。
案例3:
年07月通过注射鲜活细胞悬浮液治疗1位心功能不全患者。患者72岁,有高血压、脑梗死及心肌梗死多年。入院后,多次反复发作心前区疼痛、胸闷。胸片检查:肺部淤血,心脏明显扩大,心胸比达0.6。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回旋支,右冠状动脉均有明显狭窄。采用从上臂3支血管内分别缓慢注射鲜活细胞悬浮液,4个月后复查活动耐量明显改善,无胸闷。心脏明显缩小,双肺纹理较前清晰(Universit?tsklinikumHeidelberg,)。
案例4:
年12月从胚胎中成功分离出UW-MSC(umbilicalcordWhorton,sjelly-derivedmesenchymalstemcell,UW-MSC)。经研究发现,UW-MSC是一组比骨髓单个核细胞(bonemarrowmesenchymalstemcell,BM-MSC)更原始、分化潜能更强的成体细胞,具有更强的修复心肌,再生血管,改善心脏功能的效应(WeissML,)。从年12月到年4月,采用UW-MSC鲜活细胞悬浮液治疗晚期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1例,年龄从61~80岁。利用酶消化法提取UW-MSC,经外周静脉推注无菌鲜活细胞悬液,细胞量为(6±0.3)×,活细胞比例98%。注射过程中及注射后均未发生不良反应和并发症;6个月后随访患者6分钟步行试验由注射前(50±15)m提高到移植后超过m;超声心动检查射血分数值增加;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如自觉喘憋症状明显好转,活动耐力明显增加(Universit?tsKlinikumMünchen,)。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800esky.com/hlzd/35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