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元说心脏病患者饮食和运动需注意
心血管疾病是近年来的高发病种,和人们日益提高的饮食质量有关,其中冠心病和高血压是常见的疾病。而且冠心病和高血压并不是只有老年人才会患上的疾病,年轻人也应当预防心血管疾病的侵害。
图片来源于网络心脏疾病的饮食注意健康饮食应符合以下要求:
1.每日胆固醇的摄入量不超过毫克。
2.脂肪的摄入不超过总热量的30%。
3.少吃或不吃蔗糖、葡萄糖等精糖类食品。
4.多食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水果、新鲜蔬菜、植物油。
5.少吃含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高的食物,如肥肉、蛋黄、动物油、动物内脏等。
6.饮食要高钾低钠,鼓励食用豆制品,饮茶。
7.饮食有规律,不可过饥或过饱。
8.适当摄入纤维素食物(包括谷类淀粉类)以保持大便通畅。
图片来源于网络
心脏疾病的运动处方防治心脏病,适量运动从来都是心内科医生们向患者及大众推荐的一味“好药”。应该鼓励病情较重的心脏病患者积极运动,其效果可能优于介入手术。
心脏病患者如果每周规律运动,一年之后,百分之九十的人不再复发或者出现其他心脏问题。而在那些接受了介入手术的患者中,这一比率仅为百分之七十。
介入手术是治疗突发心脏病以及病情恶化后入院患者的首选方法之一。但是,“介入手术只是‘疏通’血管,就像清道夫一样。”,“时间久了,脏东西还会继续累积。而运动,则能切实改善血管内皮功能,从根本上清除垃圾。”
针对单一管腔狭窄,支架的治疗作用非常好,而运动对整体状态有好处。规律运动能增强体力、活动能力,增加心脏和肺的工作效率,改善冠状动脉血流,调节血压和心率,使其趋于平稳。此外,运动还可以减少血小板聚集,增加纤溶性,减少心肌梗死和中风的几率,因此身体会越动越健康。
“但在临床上,有很多心脏病患者都不敢动,我们将这类人称为‘心性致残’。其实,越不动,他们的身体状况越差,不仅会导致血液循环受阻,还会因血液淤滞,造成静脉、动脉血栓,严重者可能导致肺栓塞。尤其是对伴发糖尿病的患者来说,长期不运动,其体内脂肪比例会逐渐升高,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会进一步降低。”
运动可以促使心脏的小血管扩大、延长、增多,改善心肌的供氧状况,改善血液中脂质代谢。运动还有助于改善心肌代谢,提高心肌的工作能力和心脏的代谢功能。此外,还能提高血液的纤维蛋白溶解活性,防止血凝过高,对预防和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很有帮助。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运动处方:练前要评估,中间需调整一个冠心病人,做完支架或冠脉搭桥以后,是可以去运动的。但是,他采取何种运动方式?运动量应多大?每周几次?应该先对他的心脏功能进行评估,然后根据评估的结果,给他开出“运动处方有心肌梗或心脏做过搭桥手术的病人,运动前一定要做心脏功能的评测。”
运动处方”由三个要素组成:
热身———运动前要充分的热身,做些肢体的伸展活动、广播体操、深呼吸等,时间在10~15分钟左右。
运动———运动量怎么去衡量?一般以心率作为衡量的指标。运动时,心率每分钟最低不能低于次,最高不能高于次,运动中每分钟的心率保持在这两个数值之间。运动频率,每周要保持3到5次。低于3次,达不到运动量,高于5次,没有必要。
整理———是运动后的身体调整。深呼吸、步行,15分钟左右,让心率恢复到安静状态下的70次。
患有心脏疾病的人按照“运动处方”运动,2到3个月后,医院做心肺功能的复查。医生会根据复查结果,调整制订新的“运动处方”,进行下一个阶段的运动。如果经过复查,心脏功能增强,就增加运动量;心脏功能差了,就减少运动量。增加或减少的数量,是医生针对每个人的身体状况、病情程度,“量身定做”的。
下面视频播出的是由复元心肺康复中心的运动康复师杨周,亲身示范几招在家就可以完成的——心脏病人居家康复操(请在医生的指导下完成),之后在我们复元心肺康复门诊,就可以为您个体化完成心肺功能运动试验,由专家一对一诊疗,并开具针对性的运动处方和药物处方和饮食建议,敬请期待。
图片视频来源于网络
由复元心肺康复
转载请注明:http://www.800esky.com/hljc/80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