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疾病患者居家康复的注意事项
心脏康复的核心内容是运动治疗,由于大多数心血管患者为中老年人,同时可能并发很多其他方面的退行性疾病,如慢性肺部疾病,代谢系统疾病等,再加上老年人是跌倒的高危人群,因此心血管患者除重视心脏问题之外,其他运动可能造成的损伤也必须重视。
如果患者在康复过程中,发生运动不适或损伤,不仅影响康复的效果,也会造成不良心理影响。因此,在心脏康复过程中,患者对运动损伤的预防比治疗更重要,要预防运动损伤的发生,运动时的主动与被动的保护非常重要。
一、基本原则
1.应首先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和健身方式
每项运动都有自己的技术特点,每位患者的身体条件也各不相同。
要根据自身的年龄、性别、肌肉力量、关节灵活程度及疾病情况,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正确活动方式。
2.运动前进行充分的准备活动
每次运动前,充分活动各个关节、肌肉,使各个关节最大限度得到充分活动,增加关节的柔韧程度和灵活度。
天气越冷,热身的时间需要越长,只有经过充分准备活动才能使肌肉和关节达到最佳状态投入运动中,减少运动伤害。
3.遵循科学运动方式
推荐心脏疾病患者先进行心肺运动试验评估后在医生的指导下确定适合自己的运动强度。
高危患者最好应在康复中心进行运动康复治疗。
居家康复时,应根据制定好的强度,循序渐进,先易后难,运动量先小后大,逐渐加量。
4.心脏康复过程中防止过度疲劳和劳损
身体某一部分组织,进行长期的、单调的练习,而不注意调整,就容易损伤。
这种损伤多见于关节、肌腱、腱的附着部和负重的骨组织。
5.注重运动细节
穿着轻便、舒适的运动鞋和运动服,以避免关节因运动受限而引起机体损伤。
6.加强保护与帮助,特别要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二、注意事项
1.晨练过早
心血管患者晨练应安排在太阳出来后1小时,并且不宜在车流较多的马路旁、树林密集的地方晨练,因为这些地方聚集有大量二氧化碳,无益健康。
空腹晨练易造成低血糖。
2.饭后立即运动
饭后立即运动易造成消化不良,且饭后大量血液进入胃肠道导致脑部供血减少,会使人有困意。
而且,饭后人的心脏负荷增加,餐后立刻运动对心血管系统有明显的负面作用,应该避免饱餐后一个半小时内运动。
3.运动剧烈
剧烈的运动容易造成骨折及关节脱位等情况。最好选择节奏相对缓慢的运动。
上下台阶易损坏膝关节,导致关节炎的发生。太过剧烈的运动会造成心超负荷运转,对心血管病患者来说有一定危险性。
4.运动过度
心血管疾病患者运动的目的不是使人疲劳,而是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肌肉和心脏的能力。
过度运动会促使身体释放大量激素,分解蛋白产生能量,来补充过度运动的需要,造成身体组织过多消耗,加快器官衰老。
5.凭感觉运动
心血管疾病患者运动康复前进行心肺运动试验,科学掌握患者运动试验时的心律情况,并在医生的监测下制定科学的运动处方,防止自我感觉的盲目运动。
7.体感不适强行运动
身体状况不好或没有休息好,或运动中出现不适甚至心绞痛症状时,应适当减少运动量,不要强行运动。
8.运动替代药物或药物替代运动
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康复运动建立在心血管药物治疗基础之上,两者有各自的临床治疗作用,不能相互替代。
作者:秦德钰
审核:马梅
请转给所有你关心的人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长按下方转载请注明:http://www.800esky.com/hljc/70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