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心梗ldquo黄金2小时rdq
重点给你归纳好了,赶紧来学习!
受疫情影响,5月28日到6月2日,由上海市医学会、上海市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主办的“第十四届东方心脏病学会议(OCC)——云上东方”于线上召开。
来自医院曲新凯教授就急诊PCI如何快速开通血管,把握时间就是心肌,如何为患者赢得黄金抢救时机向我们进行一一阐述。
黄金2小时,时间就是心肌!曲新凯教授指出黄金2小时是患者最佳救治时间,2小时内可以大量挽救心肌,2-6小时内虽然心肌挽救率降低,但是开通血管益处仍较大,然而超过6小时,梗死心肌就逐渐坏死(如图)。
因此,对于医生来说,如何让患者从诊断到治疗的全过程,尽可能缩短患者诊治过程,挽救患者生命是本次讨论的重点。
黄金救治如何保证有效实施?对于患者从发病诊断到治疗的全过程——如何减少院前延误、缩短诊疗过程、为患者赢得黄金救治时间,曲新凯教授有以下总结:
术前-胸痛中心
建立区域协同救治网络,减少院前延误;
院内优化诊治流程,减少院内延误;
术前进行预判,制定合理手术方案和器械选择。
术中-介入技巧
快速完成诊断造影;
导丝操控技术;
快速开通血管,合理使用血栓抽吸装置、GPllb/llla受体拮抗剂,获得最佳血流。
下面是每个关键点的详细介绍:
1建立区域协调救治体系,缩短院前延误时间2急诊PCI快速开通策略●术前心电图读图,预判罪犯血管;
曲新凯教授谈到术前阅读心电图,要根据心电图的特点来定位梗死动脉,预判IRA,对于已知非梗死动脉,可直接应用造影导管,对于已知梗死冠状动脉,直接用指引导管,减少导管更换时间。
●选择合适的血管入路;
血流动力学稳定,优先选择桡动脉途径完成急诊CAG/PCI。危重患者如心源性休克,首选股动脉途径:可以使用7F动脉鞘和7F的大腔指引导管,完成复杂PCl;可以方便地应用主动脉气囊反搏装置和左心室辅助装置;术后患者舒适性好。
●掌握常用体位,减少造影;
心电图已经有初步预判梗死动脉时,寻找合适体位,能使梗死动脉暴露更加清楚,缩短诊疗时间也显得尤为重要。下图为常见梗死动脉造影常用体位:
●PCI术中导丝操作技巧及问题处理;
曲新凯教授强调,导丝快速通过是关键。因此,要经过一段时间学习,选择熟悉的工作导丝,选择缠绕型软导丝,塑形不要太大;但是超滑导丝不作首选,超滑导丝由于触觉反馈差,容易刺穿血管,除非是存在血管明显扭曲,或是机化血栓软导丝不易通过,可以选择超滑导丝。
同时,在操作过程中,沿着血管走行,小幅旋转逐步推进,忌暴力推送;一般STEMI多为血栓病变,通常导丝通过容易。
●对于导丝通过困难常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导丝进入分支而非主支;
病变非急性闭塞病变;
导丝进入夹层;
基础为复杂病变,存在弥漫,扭曲,钙化等情况。
●导丝通过困难解决思路:
仔细阅读造影图像,是否遗留重要信息;
更换合适的导丝;
按照复杂病变处理:球囊支持,微导管,平行导丝,特殊导丝。
如果导丝进入夹层时,可以使用平行导丝;首选缠绕型导丝,根据夹层的形态塑性,建议大角度;快速旋转,缓慢推进,适时后退调整。
●合理使用血栓抽吸导管及抗栓药;
一般我们不推荐常规血栓抽吸;但是对于高血栓负荷病变,推荐行血栓抽吸,减少栓塞、改善血流、改善心肌灌注;在操作过程中,要规范操作:多抽少扩,全程抽吸,多次冲洗,负压回撤,冠脉给药;在血栓抽吸后,可直接支架或不植入支架;抽吸导管不易通过者,球囊扩张后再行血栓抽吸。
●急诊PCI操作技术要点:球囊扩张和支架植入
对于血栓负荷不大的病变,可先球囊扩张,快速恢复血流,但应避免反复球囊扩张;部分导丝通过血流恢复的病变,基础病变轻,可考虑直接支架;支架尺寸选择宜略大,长度宜略长;一般采用12-14atm释放支架,保证支架贴壁良好;但是对于是否常规后扩仍有争议,如需后扩,需注意预防无复流。
总结时间就是心肌,快速开通IRA至关重要;
建立急性胸痛网络救治体系,缩短院前延误时间;
术前综合判断,预判梗死相关动脉;
选择合适器械,提高介入技巧;
配合血栓抽吸导管及抗栓制剂,争取最佳血流。
本文首发:医学界心血管频道讲课老师:医院曲新凯教授本文作者:医学界OCC报道组——史迪仔责任编辑:董小雯版权申明
本文原创如需转载请联系授权
-End-
看过,请点这里
↓↓↓↓
转载请注明:http://www.800esky.com/hlff/47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