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票啦年十三师ldquo最
年“中国医师节”期间,十三师卫生健康委员会、师党委宣传部、党委网信办、总工会决定联合开展年十三师“最美医务人员”“最美医务团队”宣传推介活动!
经评审委员会对各单位推荐的“最美医务人员”候选人、“最美医务团队”候选单位初步评审后,确定7名“最美医务人员”候选人、2个“最美医务团队”,现在进入进行网络投票环节。
先来一睹风采吧!
0
医院——检验科
疫情动态,每天变化的不是数字,而是生命。医院检验科面对的正是这样一个个鲜活生命的标本,他们多争取一秒,多准确一分,做好抗疫前线的侦察员,他们就能为这场战“疫”筑起一道钢铁长城,这是医院每一个检验人心中的责任与担当。
医院检验科面对每天的新冠核酸检测标本,他们无所畏惧,每天都要穿上密不透风的防护服,在实验室内一待就是8个小时以上,不喝水、不上厕所,从试剂准备、标本编号、信息核对、标本处理、核酸提取……环环相扣,连轴转的工作状态。每当完成一天的工作,大家都已经疲惫不堪,脱下防护服,衣服已湿透,摘下口罩和护目镜后,脸上被勒出了印痕。自乌鲁木齐新发疫情发生后,核酸检测的工作量与日俱增,检验科担负起全师的核酸检测任务,由最初的份/日检测量,到现如今份/日检测量,本着“不放过一例”的原则,他们加班加点,坚守岗位,检验人用积极的心态,坚强的意志力,过硬的技术,为疫情防控的城门筑起一道道防线。没有人天生就是勇士,危难时刻他们以天使之姿、以战士之名负重前行!
02
医院——火箭隔离留观病区
疫情当前,时间就是生命,医院的白衣战士们在最短的时间内建设了一座“哈密火神山”——火箭隔离留观病区。
7月5日,为保障疫情防控需要,火箭隔离留观病区进一步扩建,实际开放02张床位。隔离留观病区的45名医务工作者,时刻坚守自己的工作岗位,24小时轮流值守,切实为病区患者做好医疗保障服务,他们用实际行动切实履行了生命所系、性命相托的使命。
据8月7日统计,自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以来,医院隔离病区共收治住院人数人,出院人,核酸检测次。
03
安谱光
医院发展部负责人兼疫情防控办主任,普外科主治医师,年参加工作,多次获得医院“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作为疫情防控办主任,他积极配合医院党委工作,修订、细化院内疫情防控相关的各项制度、流程,组织医务人员开展疫情防控培训、演练,开展督导检查、及时整改。24小时待命,无论深夜还是凌晨,他随叫随到,无论再累都拖不住他疾驰的脚步,每天像陀螺一样忙碌于预检分诊、发热门诊、办公室。04
何淑能
医院心内科护士,年月参加工作。曾多次荣获“5·2”护士节操作比赛优秀奖,“优秀护士”“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庚子年伊始,新冠病毒肺炎疫情肆虐,医院组建成立火箭隔离留观病区,何淑能主动报名。作为火箭隔离留观病区的一名工作人员,她清楚地知道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紧张、压力、责任”势必会成为她生活工作中的关键词,但是在国家、社会需要的重要时刻,她只知道必须冲锋在前,且责无旁贷。
05
翟浩源
医院检验科试剂管理员、生化组质量员,从事检验工作7年来,始终兢兢业业。核酸检测在新冠病毒肺炎诊断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医院之前暂未开展,需派人学习,他不顾怀有身孕的妻子,毫不犹豫地向领导提出申请。每次穿着厚厚的防护服,一进入实验室就是好几个小时,纵使护目镜在脸上留下了勒痕、长时间佩戴口罩使他呼吸困难、防护服下汗水湿透了全身,他也无所畏惧。他和他的同事们选择站在距病毒最近的地方,为打赢这场疫情防控攻坚战默默奉献。
06
杜明娟
医院护士,20年参加工作,年6月荣获第十三师医院“抗疫先锋”荣誉称号。疫情发生后,她主动请缨参加支援武汉,在发热门诊工作期间,同事们都叫她“杜总管”。她工作细致严谨,积极监督医务人员对于个人防护物品的穿戴,她说:“这是我的职责所在,对你们严格,也是为了更好的保护你们,保护好我的战友。让你们全副武装,更好地去战斗。”在这次疫情防控期间,由于工作表现突出,火线入党。07
张改玲
十三师疾控中心检验监测科科长,中共党员,大学文化,主任检验技师。从事检验专业近40年来,先后荣获“师诚信职工”“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科技进步三等奖。今年年初,在抗击新冠疫情战“疫”中,她以对职工群众生命健康高度负责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义无反顾冲在防控第一线,采取“一对一”跟班学习和“传帮带”方式,迅速提升中心实验室人员业务技能,带领科室人员时刻处于备战状态。采样中连续数小时不吃不喝已成习惯,馒头、泡面、面包成了家常便饭,常常加班到深夜。为了圆满完成新建PCR方舱实验室,她废寝忘食,查阅相关技术资料,提供精准参数。近段时间以来,她又全身心地投入到核酸检测筛查工作中,为疫情防控工作做出了积极贡献。
08
闫慧萍
医院中医科医生,主治医师,从医5年,得到锦旗20余面,为医院中医科的发展赢得了良好声誉。她擅长治疗妇科、不孕不育,被称为“送子姐姐”。她对患者如亲人,为外地患者找住处、提供交通工具,自掏腰包给贫困患者购买衣物。她是抗疫的逆行者,身患大病的她,始终冲在前线,多次倒下又顽强地站起。她甘心扎根基层,服务基层。
09
钱研华
医院副院长,中共党员,副主任医师。医院当之无愧的“抗疫尖兵”,身为白衣战士,毅然放弃休假,全身投入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年过八旬的父母见不到她,丈夫和女儿的电话也没有时间接听。她是副院长,医院,“5+2”、白加黑加班干,做到四类人员底数清、情况明,在她的带领下共排查人员余人次,转运及解除医学观察人员00余人次。她是抗疫战士、好医生,哪里需要就去哪里,及时了解患者和医学观察人员的思想动态,积极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和问题,累计处理和化解矛盾、心理疏导及心理咨询00余人次。她是白衣天使,在社区经常可以看到她为患者送医送药的身影,共计义务出诊及送医、送药余人次。进小区、进家庭为居家隔离人员示范生活垃圾处理操作规程及指导消杀次。她是好卫士,积极参加十三师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转运重点人群0余人次,工作不分昼夜,她领取任务都要求路程最远的。不畏惧、不怕难、不退缩,她是疫情防控排头兵。
0
张玲
医院总护士长,副主任护师,从事护理工作27年,多次荣获“优秀工作者”“优秀护士”称号,年获得抗击新冠疫情防控工作师级表彰。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医院就是前线、病房就是战场,她以身作则,冲锋在前,深入一线开展核酸、双抗采样工作,用自己的辛苦换来职工群众的安心,是非常时期的“最美逆行者”。
古丽巴克·尔斯白克
医院一名普通的护士,荣获年师穿脱防护服比赛二等奖,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获得鼓励奖。在疫情防控中,她舍小家为大家,不顾还未断奶的孩子,主动提出到集中医学观察点工作,积极参与核酸采样工作。作为一名年轻的护士,在国家、社会需要的重要时刻,她冲锋在前,且责无旁贷。
2
王宝丰
医院住院部主任,从医25年,他多次荣获“先进工作者”“优秀医师”等荣誉称号,医院病历评比第一名,20年获师医护技能比赛三等奖。他努力学习医学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作为一名基层医生,除了负责住院患者治疗,还要处理各种儿科,内科,外科,外伤等急危重症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还负责住院手术患者的麻醉,是名符其实的“全科医师”。疫情防控期间,医院,全力以赴参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防控工作,圆满完成各项工作。
3
王新河
医院住院部主任,从医30年,中共党员,先后荣获“医院住院部管理先进个人”“先进工作者”“优秀医师”。从医30年来,他始终坚持在临床一线工作,用自己的爱心、耐心、责任心对待每一位患者。他不仅医疗技术好,还爱岗敬业,每年他的工作量都是全科室第一!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中,他与社区医生、与医院医生密切联系,做好患者的双向转诊工作,为患者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难题。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作为共产党员的他关键时刻勇挑重担,带领全科工作人员日夜坚守工作岗位,给患者宣传疫情防控知识、给医务人员进行疫情防控培训、演练,落实每一个院感细节,为医院实现“四不”做出突出贡献。
4
郭彩红
医院门诊主任,主治医师,先后荣获医院“先进个人”“先进生产者”。她扎根基层从医28年,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医者仁心。她工作兢兢业业,对待患者和蔼可亲、嘘寒问暖,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尽最大努力让患者不出连队就享受到最好的服务,辖区有多少慢性病患者,有多少65岁以上的老人,有多少癌症患者,有多少精神障碍患者她都了如指掌,有需要导尿的、拔导尿管的、插胃管……只要一打电话,她立即背上急诊箱出诊,给患者及家属解决困难。她非常重视辖区鳏寡孤独、低保户、残疾人的健康扶贫工作,到重点人员家中免费送医送药送政策并根据个人情况进行健康指导,在患者及职工群众中树立了很好的口碑。5
宋春花
医院副院长,中共党员,副主任护师,从医28年,曾获得“十三师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医院的副院长,她是院感的负责人,她是流行病学调查的主力军,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几十天如一日,顾不得几十公里外的丈夫和孩子,医院。总会在连队,小区,商铺看到她熟悉的身影,她行走在全场各场所,指导消杀,督导个人防护。在全面开展核酸采样时,她深知人员紧缺,主动请缨,在炎热的天气不顾自己多年身患糖尿病,依然穿上密不透气的防护服亲自参加采样,一天下来湿透衣襟,但从不言累。
有一种初心叫迎难而上,在她的身上展现得淋漓尽致,就是因为有了这样一些舍小家,顾大家的先行者,才有了更多人的健康幸福。
6
包峰
医院副院长,副主任医师,中共党员,医院评为“优秀医务工作者”,年荣获十三师抗疫一线“最美家庭”荣誉。他扎根边疆、热爱兵团医疗卫生事业,在24年的临床一线工作中,他擅长内、外、儿科常见病与多发病的诊断和治疗。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他更是冲锋在前,深入一线值班,组织医务人员培训、演练,他用精湛的医疗技术和对患者的医者仁心工作态度,完美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7
胡芳芳
医院住院部主任,本科学历,年师妇幼保健知识比赛获团体一等奖、个人三等奖,年红星医疗集团心肺复苏比赛第二名。她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始终坚守“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的原则,认真落实十三师卫健委各项防控指示要求。疫情防控期间,她带头走在疫情防控的最前沿,值班、查房、出诊、为团场职工群众进行核酸检测采集、消毒、宣教、排查,她细致入微地投入工作,她始终要求自己和同事细而又细。她说马虎大意就是对生命的亵渎。她每天到住院部和预检分诊、发热门诊督导检查工作,要求一线人员在防控疫情时也要做好自身防护。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她事事冲前面、事事干在前,是大家的榜样,也是大家的标杆。虽然她没有豪言壮语,没有惊天动地的业绩,但是,正是她扎根基层,心系群众疾苦,疫情面前,才会毫不退缩、勇担职责,保障了职工群众的生命安全。
8
孙建伟
医院援疆专家,医院新生儿科副主任医师,中国医师协会新生儿医师分会生命支持专委会委员,年被医院授予“优秀援疆专家”荣誉称号。作为第十批组织部选派河南省援疆医疗队队员,再次来到医院工作。他对待工作爱岗敬业、一丝不苟,主持开展填补了多项哈密市、十三师医疗技术空白。主持申报了河南省教育厅豫哈合作教学课题,并在科室开展了专题讲座、心肺复苏及气管插管临床技能培训等教学活动。
9
安松涛
医院援疆专家,医院副主任医师,博士后,荣获国家人社部中国博士后基金一等、美国心脏病学会优秀论文奖等。疫情阻断不了援疆情,来不及顾及术后还没拆线的母亲,年2月他便踏上了援疆路。到达十三师后发现手臂肱骨囊肿,他克服病痛,便争分夺秒的投入工作当中,开展了哈密地区首例主动脉球囊反搏泵治疗,药物球囊治疗冠脉原位病变、应用逆向导丝技术开通冠脉慢性闭塞病变(CTO)的患者等多项疑难复杂病变的治疗,进一步提升了心内科对于冠脉高危、复杂病变手术的治疗水平,也开启了心内科介入手术治疗的新篇章。(以上排名不分先后)
快来为他们投票吧!
选出你心中的0位“最美医务人员”和2个“最美医务团队”
开始时间:年8月20日0:00
结束时间:年8月24日20:00
方法一:扫下面的转载请注明:http://www.800esky.com/hlff/51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