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输血病人的护理查房
单位:福建医院
主持人:张君钦护士长、陈欣护士长
参加人员:心内科全体护士
报告人:林秀美、石婧
病史汇报:
姓名:曾昭监床号:50性别:男年龄:75入院时间:-10-30
主诉:反复胸闷、气喘1月余。
现病史:缘于入院前1月余于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不适,位于心前区,呈紧缩感,伴气喘,无胸痛、心悸,无反酸、烧心感,无黑曚、晕厥,无大汗、濒死感,无恶心、呕吐等,未重视,未予治疗。后胸闷症状稍缓解,但仍反复发作,故医院,查TNI:1.ng/ml,考虑诊断“急性心肌梗死”,于.09.03及.09.10两次行“冠脉造影术示:右冠状动脉近中段弥漫性狭窄约20%,远段管状狭窄约80%,左室后支狭窄约95%,左前降支中段狭窄60-80%,右冠状动脉左室后支至远段PTCA+冠脉支架植入术成功,左前降支中段狭窄病变处PTCA+冠脉支架植入术成功”,术顺,术后恢复可。出院后偶有胸闷,头晕、头痛,无胸痛、心悸,无反酸、烧心感,无黑曚、晕厥,无大汗、濒死感,无恶心、呕吐等不适。现为进一步诊治,门诊拟“冠心病(PCI术后)”收住入院。自发病以来,精神、食欲、睡眠尚可,二便正常,体重未见明显变化。
既往史:平素一般,发现糖尿病1月余,现规律使用“西格列汀mgqd;甘精胰岛素10IUqn”控制血糖,空腹血糖波动于8-10mmol,餐后2小时血糖波动于10-15mmol/L。外院住院期间诊断“脂肪肝;肝囊肿”,未予治疗。1天前出现发热,体温最高达37.3℃,无畏冷、寒战,无咳嗽、咳痰,无咽痛、流涕,无尿频、尿急、尿痛等不适,医院,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4.64*10^9/L,中性粒细胞数2.76*10^9/L。CRP:.6mg/L。PCT:0.38ng/ml”,予“阿昔洛韦”抗病毒治疗。否认病毒性肝炎、肺结核病史,否认高血压、高血脂病史,否认脑血管疾病病史,否认精神病史、地方病史、职业病史。否认外伤、输血、中毒、手术史,“磺胺类”药物过敏史,预防接种史不详。
个人史:出生在福建省福州市,久居福建省,生活起居尚规律,无化学物质、放射物质、有毒物质接触史,无冶游、吸毒史,吸烟20余年,每天吸烟20支左右,已戒烟8月余,机会性饮酒史。
婚育史:已婚,适龄结婚,育2女,配偶体健。
家族史:父母已故,父亲死因不详,母亲死因不详,无家族及遗传病史。
初步诊断: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PCI至RCA及LAD)2.发热(原因待查)3.贫血(原因待查)4.糖尿病5.脂肪肝6.肝囊肿
患者(10月30号)由门诊轮椅入院,诉胸闷气促不适,查体:体温36.6℃、脉搏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64mmHg。
辅助检查:.10.26血常规:白细胞计数3.44*10^9/L,红细胞计数2.60*10^12/L,血红蛋白含量81g/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57.40%,血小板计数^9/L,中性粒细胞数1.98*10^9/L。凝血全套:纤维蛋白原定量7.80g/L。CRP:.8mg/L。PCT(急诊):0.18ng/ml。D-二聚体定量:1.63mg/L。.10.29血常规:白细胞计数4.64*10^9/L,红细胞计数2.90*10^12/L,血红蛋白含量88g/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59.40%,血小板计数*10^9/L,中性粒细胞数2.76*10^9/L。凝血全套:纤维蛋白原定量7.46g/L。CRP:.6mg/L。PCT(急诊):0.38ng/ml。D-二聚体定量:1.29mg/L。
患者老年男性,多次复查血常规提示血红蛋白反复低下,目前考虑诊断“贫血原因待查”。原因考虑如下:①缺铁性贫血:多为慢性贫血,血常规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血清铁水平低,必要时完善血清铁、铁蛋白、骨髓穿刺术等以进一步鉴别。②慢性病性贫血:也呈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多由肿瘤、结缔组织病、慢性感染所致,血清铁低但铁蛋白多升高,必要时完善骨髓穿刺术以协助诊断。③巨幼细胞贫血:系缺乏维生素B12、叶酸所致,有非特异性贫血症状如头晕、乏力、胸闷、气促等、四肢远端麻木,查体偶可见皮肤粘膜黄染,贫血症状严重者心前区可闻及吹风样收缩期杂音,外周血象示大细胞性贫血,常呈三系减少。血清叶酸、维生素B12减少,骨髓象示增生性大细胞贫血。必要时可行骨髓细胞学检查,以明确诊断。④恶性血液病导致的贫血:如白血病、骨髓瘤、淋巴瘤等均可有贫血表现,临床上多有发热、出血表现,可有骨痛、淋巴结肿大表现,血象可见其他两系细胞异常表现,骨髓象、淋巴结活检等可明确诊断。
患者多次复查血常规提示血红蛋白反复低下,于11月09日遵医嘱予输同型悬浮红细胞2单位,输血后无不良反应。
患者于11月12日办理出院手续,转入外院继续治疗。
护理措施:
1.环境保持环境安静,注意噪声及不良刺激,操作时做到四轻,病床拉好护栏,严防坠床、跌倒等意外事件的发生。
2.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意识的变化,定期复查血常规肝功能电解质等。
3.指导用药方式及不良反应,观察用药后的效果。
4.由于全身多发皮疹,躯干、双大腿泛发大小不等淡红斑,注意观察皮肤变化,切勿抓挠,避免皮肤破损感染。
5.严密观察输血后生命体征及有无不良反应。
输血记录书写
1、“福建医院输血记录单”上的“取血者、取血时间、核对者栏内要填写完整,其中“核对者"栏要双签名;
2、血液自血库取出后到分钟内输入,4小时内输完;
3、输血护理记录,输血开始时:要记录且双签名;输血开始15-20分钟:体现先慢后快;输血结束:要记录,且体现有无输血不良反应;以上3个节点的记录均要体现生命体征(T、P、R、p),其他记录内容同前;
4、另外,同一静脉通路,输入不同献血者的红细胞之间要用NS冲管(非抢救病人情况下.不要建立不同静脉通路同时输入不同献血者的红细胞),冷沉淀的输入方法:两袋之间可以不用NS冲管。
问题:输血护理记录单要如何记录?
林秀美/石婧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800esky.com/hlff/40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