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患者请当心放化疗后可能突发心脏病

美国的统计数据表明,乳腺癌患者接受放、化疗后,容易患心脏病,因为心脏病的突发性,往往导致患者猝死。心脏病反而成为了乳腺癌患者的头号杀手。如果能够在乳腺癌治疗期间对心脏病采取预防措施,能够减轻心脏病的危害,甚至有益于乳腺癌的治疗。本文简要介绍了这方面的情况。

可能导致的因素

库拉尔博士在第13届血液学/肿瘤药学协会年会上指出,40岁和50岁的女性在接受放疗、蒽环类药物(柔红霉素、阿霉素等)和HER2受体拮抗剂(曲妥珠单抗等)治疗后常出现心力衰竭和其他心脏毒性,库拉尔博士强调说,“乳腺癌患者未必死于乳腺癌。她们实际上可能死于心脏病”。但是,如果女性接受放疗、化疗后两个月内预防心脏病,则心脏病可以得到缓解甚至逆转。

心脏病风险升高的相关因素

癌症治疗

高剂量蒽环类药物

高剂量放射线a

曲妥珠单抗

较低剂量的蒽环类药物与放射线a

蒽环类药物-曲妥珠单抗

其他风险因素

抽烟

高血压

血脂异常

肥胖

年龄60岁以上

a心脏在放疗区域内.

来源:JClinOncol.;34[1]:1-19.

另外,蒽环类药物(柔红霉素、阿霉素等)的使用剂量有所改变,这应该有助于缓解一些风险。以往,蒽环类药物(柔红霉素、阿霉素等)的高剂量定义是终生累积剂量~毫克/m2。现在,美国临床肿瘤学会的指南规定的剂量上限为mg/m2,这意味着蒽环类药物的使用剂量需降低很多。

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肥胖、吸烟-增加所有人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当然也会增加乳腺癌患者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美国肿瘤学会乳腺癌患者生存指南表明,乳腺癌患者应注意改善生活方式,并在癌症治疗后监测心血管疾病(CACancerJClin;66[1]:43-73)。

美国肿瘤学会最近发布的一份指南(JClinOncol;35[8]:-)表明,许多不同类型的癌症(不仅仅是乳腺癌)的心血管风险都很高。

药物的毒性

一项对近名女性的回顾性研究发现,蒽环类药物(柔红霉素、阿霉素等)治疗后发生心衰的风险,是未接受蒽环类药物治疗的女性的1.4倍(JNatlCancerInst;[17]:)。如果他们单独服用曲妥珠单抗(赫赛汀,Genentech),则是四倍;如果联合使用蒽环类药物(柔红霉素、阿霉素等)和曲妥珠单抗,他们的心肌病的发生风险升高了七倍。

很多乳腺癌患者,在诊断出乳腺癌后往往因治疗而出现心脏病,而在确诊心脏病前就因心脏病并发症死去。(编者:心脏病的突然性导致死亡率很高,所以来不及采取治疗措施。)

如何预防

库拉尔博士谈到,在治疗的几个月内提供心脏病预防药物(β受体阻滞剂和血管紧张素II抑制药),可以大大缓解或逆转心脏疾病。在另一项试验中,蒽环类药物(柔红霉素、阿霉素等)治疗两个月内给予心脏病药物的患者中,64%的患者的心脏病有所缓解。如果延迟2至4个月后给予心脏病药物,则有效率为28%。如果延迟四个月至六个月,有效率为7%,六个月后的心脏病药物治疗没有效果(JAmCollCardiol;55:21-20)。越早采取干预措施,对心脏病的缓解越有效。

库拉尔博士谈到,患者应接受风险评估,并根据结果改进生活方式。如果有心脏疾病的信号,应该尽快接受影像检查和心脏生物标志物测量并立即得到治疗。心脏病症状一旦出现,很可能就来不及了(编者注:心脏病发作一般都是致命的)。

怀特博士也认为,对癌症患者心脏病的早期干预可以改变患者的命运。“在心肌梗塞的第一天内用β受体阻滞剂和血管紧张素II抑制药治疗患者,也相当于保护了心脏的供血能力,而且似乎可以使乳腺癌患者的癌症治疗获益。”

根据库拉尔博士的说法,超声检查与整体纵向应变和心脏生物标志物,如肌钙蛋白,已成为检测患者心脏异常的最有效方法。

她说:“我们以前一直认为,蒽环类药物(柔红霉素、阿霉素等)治疗引起的心力衰竭是不可逆转的,但这些数据表明它很可能是可逆的。”她说,“因为以前我们从来没有积极检测这些标志物,所以当病人出现症状时,已经是不可逆转的了。我们希望在有可能发生功能障碍时就进行干预。”

—MarieRosenthal

小结

1.乳腺癌患者在开始放疗、化疗后要小心心脏并发症,因为心脏病的特点,一旦发作可能几分钟内夺人性命。

2.确诊乳腺癌后,在治疗期间就要及时注意心脏病,并采取干预措施(β受体阻滞剂和血管紧张素II抑制药等)。

3.目前对于结肠癌、乳腺癌等的研究都表明,注意保护心脏的正常功能,有助于预防和治疗癌症。

患者注意:库拉尔博士与新基医药和默克有财务关系。

原文







































请问盖百霖的副作用有哪些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助力健康中国


转载请注明:http://www.800esky.com/hlff/2978.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皖ICP备06006651号-1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