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护士考试复习知识慢性肺源性心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是临床上很常见的疾病,是由肺部、胸廓或肺动脉的慢性病变引起的肺循环阻力增高而导致肺动脉高压,进而引起右心室肥厚、扩大,甚或右心衰竭的一类心脏病。

流行病学

1、我国肺心病的发病率为4.4%,大于15人群约为7%;2、患者患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随年龄增高而增加;3、患病率:北方大于南方,农村大于城市,吸烟者大于不吸烟者,男女无差别;4、肺心病占住院心脏病的38.5%—46%。

病因

1、支气管肺疾病:慢支、哮喘、支扩、肺结核、间质性肺疾病;2、胸廓运动障碍性疾病:脊柱病变、胸廓成形术及支气管扭曲等;3、肺血管疾病:少见,多为结缔组织疾病,肺小动脉栓塞或肺动脉高压;4、其它:如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先天口咽畸形。

护理诊断

1、气体交换受损:与低氧血症、CO2潴留、肺血管阻力增高有关;2、清理呼吸道无效:与呼吸道感染、痰液粘稠有关;3、发热:与感染导致体温调节中枢障碍有关;4、体液过多:与心脏负荷增加、心肌收缩力下降、心排出量减少;5、活动无耐力:与肺、心功能不全、发热或缺氧有关;6、潜在并发症:肺性脑病、电解质紊乱;7、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呼吸困难、发热、疲乏等引起畏食有关;8、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水肿、长期卧床有关;9、知识缺乏:与患者不了解相关疾病知识有关。

护理措施

1、休息与体位:肺、心功能失代偿期应卧床休息,保证病人充分睡眠,促进心肺功能的恢复。呼吸困难严重者,取半卧位或坐位。2、饮食护理: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低盐、清淡易消化饮食。水肿、少尿病人应限制水与钠摄入。3、加强皮肤护理和口腔护理,预防压疮,用利尿剂时,严格记录出入量,遵医嘱用药。4、病情观察: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呼吸频率、节律、幅度变化;有无头痛、烦躁、昼睡夜醒、意识状态改变等;定期监测动脉血气分析变化。5、观察病人咳嗽、咳痰情况;有无水肿、胸闷、心悸及少尿症状。6、心理护理:护士要多与病人沟通,安慰病人,帮助病人了解疾病的过程,提高应多能力,增强自信心。培养病人的生活情趣,分散病人的注意力,以消除焦虑,缓解压力。积极协助病人取得家庭和社会的支持,增强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缓解其焦虑急躁情绪。

健康指导

1、嘱病人注意防寒、保暖,防治各种呼吸道感染;2、教会患者呼吸功能训练疗法,并嘱其长期坚持;3、合理饮食,增强营养;4、定期门诊随访。

点击原文阅读,海量习题及资料免费赠送!

赞赏

长按







































北京哪个医院治白癜风病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800esky.com/hlff/225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皖ICP备06006651号-1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