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懂这4个问题,再也不怕ACS合并上消化
ACS合并消化道出血,抗栓治疗是否继续?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如何二选一?哪些PPI可以与氯吡格雷联用?再出血了怎么办?看完此文,这4个问题迎刃而解!
记者
渝小苏
来源
医学界心血管频道
上周推送的一文中,我们讨论了ACS合并消化道出血的4张评分表(可点击右侧蓝字阅读:4张评分表,教你合理评估ACS合并上消化道出血),今天我们来讨论在临床处理中容易遇到的问题和治疗策略。
一
抗栓是否继续?一场出血和缺血的博弈
根据《年中国ACS抗栓治疗合并消化道出血多学科专家共识》,临床上要依据出血程度和缺血风险调整抗栓治疗的策略。
1.小出血(如BARC<3型)患者,可以充分止血及监测下继续服用抗栓药物;
2.严重出血(如BARC≥3型)或内镜提示高危(Forrest分级I-IIb)的患者,应考虑减少药物种类及剂量。当出血无法控制或可能威胁生命时,应立即停药;
3.血栓事件高风险患者(如裸金属支架BMS植入≤1个月,或药物洗脱支架DES植入≤3个月)应积极采用内镜下止血治疗,并尽可能保留双联抗血小板治疗(DAPT)。
那么,出血后停用抗血小板药物的患者,应该何时开始抗血小板治疗是安全的呢?指南提出,满足以下条件则考虑出血得到控制,5天后可恢复使用抗血小板药物:
1.血流动力学稳定;
2.不输血情况下,血红蛋白保持稳定;
3.血尿素氮BUN不继续升高;
4.肠鸣音不活跃;
5.便潜血转阴(非必须条件)
二
阿司匹林or氯吡格雷,孰走孰留?
我们先谈阿司匹林。出于对出血事件的恐慌,很多患者会在消化道出血后停用阿司匹林,但是实际上已经有大量研究证明,上消化道出血后长期停用阿司匹林将增加全因死亡率。
年欧洲胃肠内镜学会的指南中,用流程图的方式展现了不同出血风险病变下阿司匹林的处理原则,并建议如有可能,尽量维持阿司匹林的治疗。
除此之外,合并有消化性溃疡并服用PPI的患者,阿司匹林不会影响溃疡的愈合,而氯吡格雷则明确证明会影响胃粘膜的修复。因此,对于单用阿司匹林的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不建议使用氯吡格雷替代阿司匹林,而应该给予阿司匹林联合PPIs的治疗。
三
当PPI遇上氯吡格雷
氯吡格雷和许多PPI一样,都有共同的代谢途径,即肝细胞色素P(CYP2C19),因此,合用PPI可能会导致药效减弱。
但是,好在不同PPI之间代谢途径有所不同:泮托拉唑除通过P系统代谢外,还通过“转硫基旁路”代谢,雷贝拉唑则不直接通过P系统代谢,二者对P酶的影响最小。
因此,如果以PPI对CYP2C19的抑制强度来排名,应该是:泮托拉唑=雷贝拉唑<埃索美拉唑<奥美拉唑<兰索拉唑。临床上推荐泮托拉唑或雷贝拉唑与氯吡格雷联用。
四
再出血,难以回避的“伤”
发生消化道出血后,再出血是医生和患者都难以避免的问题。总体来说,约13%的成功止血患者会发生再出血,而且其中约50%是发生在成功出血后的前3天。因此,如何做好出血时的急性期管理,对减少再出血风险尤为重要。
年发表在AmJGastroenterol的综述指出,再出血的预测因素有以下几方面:
1.血流动力学不稳定;
2.活动性出血;
3.溃疡>2cm;
4.溃疡位于十二指肠后部;
5.溃疡位于胃小弯。
那么,如何防治再出血呢?以下有4点建议:
1.高剂量静脉PPI可降低再出血患者死亡率。
2.73%的再出血患者可再次通过内镜成功止血。因此,建议再出血后尽早行内镜检查。
3.对于难治性出血患者,介入栓塞治疗成功率可达93%。因此,再次内镜止血未成功患者可考虑介入栓塞治疗。
4.内镜显示,无法控制的大出血或经内镜和介入栓塞治疗仍无法止血的患者,建议行外科手术治疗。
关于会议:
年5月25-28日,“第十一届东方心脏病学会议”在上海世博中心召开,会议学术内容涵盖心血管疾病预防、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介入、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结构性心脏病、肺循环疾病、心血管病影像、血栓相关病、心脏康复、精准与再生医学、心血管护理等领域。
东方会力求多角度探讨心血管病领域现代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大会注重基层需求,注重中青年骨干开展跨学科和跨地区联合研究,为心血管同仁间切磋技艺、百家争鸣提供广泛交流的平台。《医学界》东方会报道组将持续为您带来会议最新热点报道,敬请期待!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800esky.com/hlff/1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