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病预防最该做的事,却被忽视了未来

有一定医学知识的朋友都知道,心血管病是威胁我国居民生命和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每年导致死亡人数达万,占总死亡的40%以上,同时,也是伤残和寿命损失的重要原因。很多朋友可能对这个数据并不太信任,这是因为他们单从字面上理解,以为心血管病只包括心脏方面的疾病,殊不知,心血管病涵盖的范围是非常广泛的,包括冠心病、脑血管疾病和周围血管疾病。把这些疾病加上,当然会成为人类的第一大杀手。事实也是如此,截至目前为止,卒中和缺血性心脏病是主要的心血管系统疾病,分列我国单病种死亡的第一位和第二位。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和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水平上升,心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仍在持续升高,以缺血性心脏病和缺血性卒中为主的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死亡率升高更为明显。这在张医生所在的科室是有着深刻感受的,这类病人占到了科室病人的很大一部分,而且送到张医生那里的病人,大都非常危重,死亡率非常高,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死亡在总心血管病死亡中所占比例已经从年的40%上升至年的61%,同期年均死亡人数从万增至万。看到这些数据,不知道朋友们是什么感受,反正我自己作为一名医生,感觉自己是很失职的。很多朋友都曾经在张医生的讨论区留言,称现在的病越治越多,老百姓花在医疗上的支出不断增加。虽然观点不全对,但还是能和现实联系上的。过去,我们把太多的资源都用在疾病的治疗上,而对疾病的防控,却并不在意。奇怪的是,一边是火烧眉毛,而另一边则是日渐祥和,相比之下,我国出血性卒中发病率上升趋势已基本控制,死亡率明显下降,在总心血管病死亡中的占比从年的39%下降至年的27%。其实,这还是得益于朋友们对健康的重视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现在,人们的饮食和生活习惯都健康不少。这才是出血性卒中发病率开始下降的原因。但朋友们要知道,我国仍是出血性卒中负担最重的国家,出血性卒中占总心血管事件的15%~20%,约占所有卒中事件的30%,表面上看,似乎并不多,但您知道吗?这一数值是欧美白人的2~3倍。很多朋友曾经跟张医生抱怨过,说国人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太不健康,应该向欧美看齐,但是,咱们从这些数据中不难发现,我国人群心血管病的流行病学特征,是有别于欧美人群的,因此,咱们的预防策略要有自己的特色,您完全抄作业,是无法取得好成绩的。聊到这里,咱们来聊一下心血管病的预防,预防策略大体可分为2种,一种是亡羊补牢,就是已经患过这方面的疾病,我们采用一定的措施预防其复发,这种策略被称为二级预防;另一种是未雨绸缪的策略,是没有患过这方面的疾病,为了预防其发生,而采取的预防策略,被称为一级预防。这么一解释,朋友们一下子就可以分出高下了。相比较起来,一级预防要更重要一些。实践证明,一级预防措施可有效延缓或避免心血管事件发生,从而降低心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而一级预防包括了两个方面,分别是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危险因素的调整,研究显示,西方国家心血管病死亡率下降,其中40%~70%归因于危险因素控制。那这是不是就意味着,危险因素的控制才是最重要的呢?但凡有一点健康知识的朋友都知道,生活方式才是预防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发生、发展和临床事件的上游措施,是心血管病预防的基石。而现实生活中,太多的朋友把自己的健康交给了药物、保健品、甚至偏方和神医。张医生当然可以理解朋友们对健康生活的渴望,但也希望您能保持理性,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前提,没有这个前提,其他的任何努力都是无用功。话又说回来,其实在一级预防方面,我们并非一点成绩都没有,自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人群的一些生活方式指标已经有了一定的改善,特别是现在互联网比较发达,像张医生这样的科普作者如同雨后春笋一般,使朋友们获得健康知识更加容易,更容易选择正确的选择。现在,我们需要面对的问题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食盐摄入量仍然超标,不同的研究,数据略有差异,最近的指标虽然下降了一些,但仍是相关指南推荐摄入量的2倍以上。进行体育锻炼的人口太少,20岁及以上人群经常锻炼率为14.7%,30~39岁人群只有12.4%,这个数据简直少得可怜,希望可以引起朋友的重视男性吸烟率高达50.5%,仍属于全球吸烟率最高的人群之一。此外,调查显示有52.7%的20~34岁吸烟者在20岁以前即开始每日吸烟。这也是导致心血管疾病早发、高发的重要原因。这些刺眼的数据提示我们,在我国,不良生活方式仍普遍存在,特别是在青壮年人群中广泛流行,在未来,一级预防的各项措施的推广不但任重道远,而且举步维艰。面对这种局面,我们当然不会踌躇不前,张医生相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光夸下海口不行,咱们还得聊点实际的内容,主要是有关于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之前咱们就说过,随着人口老龄化和不良生活方式的流行,具有高血压、血脂异常和糖尿病等危险因素的人数在快速增加。除了需要进行生活方式干预外,此类朋友大部分需进行药物治疗,增加对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这是这类朋友心血管病一级预防的关键。注意了,敲黑板了,下面这段话特别重要,高血压是导致心血管病发病和死亡增加的首要且可改变的危险因素,约50%的心血管病发病和20%的心血管病死亡都是因为高血压。虽然我国高血压防治已取得长足进步,但最新数据仍显示,我国≥18岁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23.2%,估计现患人数2.45亿。这还不是最可怕的,在所有的患病人群中,仅46.9%的人知晓,40.7%的人服用降压药,15.3%的人血压得到控制。特别是35~44岁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已达到15%,但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分别仅为31.7%、24.5%和9.9%。此外,有高达23.2%的成年人血压处于~/80~89mmHg水平,他们之中,15年内将有2/3发展为高血压,其心血管病发病风险是血压/80mmHg人群的3.01倍。从这些数据中,不知道朋友们看到了什么,张医生想到的有2点,一是我们高血压的防控力度远远不够,二是要注意的是中青年高血压人群的早期防治,这对降低心血管病的长期风险至关重要。聊完了高血压,咱们再来看看高脂血症,年以来,国人血脂异常的患病率明显增加。我国≥18岁人群血脂异常患病率高达40.4%。其中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关系最为密切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4.14mmol/L者达8.1%,≥3.4mmol/L者达26.3%,仅39%的人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2.6mmol/L,处于理想水平。更让人感到担心的是,由于这类问题大多都没有明显的症状,一般不痛不痒,很难让人察觉,因此,目前人群血脂异常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仅为31%、19.5%和8.9%。比高血压的三率还要低。因此,血脂异常也是朋友们需要重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800esky.com/hlff/10080.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皖ICP备06006651号-1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