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长李晓莉活跃在红区战位的东风快

央广网3月24日消息(记者李永飞赵法胜孙利王锐涛)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光谷院区感染14科护士长李晓莉,从军31年,参加过国际维和,执行过抗震救灾、泥石流抢险等重大任务,危急关头总是冲锋在一线。在此次抗击疫情阻击战中,她再一次展现了她的责任与担当。李晓莉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光谷院区感染14科护士长李晓莉,短发齐耳,走路带风。一大早,李晓莉像往常一样,赶在早班护理组接班前进入“红区”,每天掌握患者的第一手病情早已成为她的习惯。其实,出征武汉前,李晓莉已上报退休,但她仍带着科里的护士集体递交了请战书。在科室护士中,她年纪最大,也最拼。李晓莉:“今天要看8个病人,其中有6个病重,2个生命体征异常。她们跟我开玩笑说,‘护士长,你一穿防护服就满血复活了。’我说,‘是的。’”看患者、问病情、查体征,进入病区的李晓莉就像上了发条一样开始了快节奏的工作,一刻也停不下来。工作的标准和要求,重症患者的护理“清单”以及现场查房发现的问题,她都一一记录下来,有的贴在病房门上,有的贴在护士站最显眼的地方。李晓莉与医护人员一起观察病人状况感染14科护士彭雪芹:“护士站本来就是护士工作的地方,贴在这个地方是最显眼的,我们每个人过来都会看见工作重点,这样一来,去看某个病人需要做哪些护理,我们都会非常清楚。”每天查房后,李晓莉都会在护士站的“督导栏”贴上标签,列出当天存在的问题,次日逐条逐项“销账”,把已经解决的问题都打上了勾。李晓莉:“大家都有的、共性的问题我会发一个电子版的文档,但是,每一个人在细节上存在的问题,我还是写了纸质版的,这样,你都整改了之后,我再检查。我要求的事情,必须当天做完,现场布置的事情,也要立即落实,不能存在拖拉现象。”李晓莉与患者交流李晓莉:“大爷,大爷,睡着了吗?您是不是昨天找我了?”患者:“嗯。”李晓莉:“衣服撑子给您了没?”患者:“给了给了。”李晓莉:“还有什么需要的吗?”患者:“小板凳。”李晓莉:“小板凳是吧?马上给您解决啊。”在14病区,患者们有什么大事小事,都愿意找李晓莉,一方面是出于信任,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事情只要交给她,就能很快得到解决。李晓莉:“抢救患者、拯救生命,最重要的就是要赢得第一时间。长期以来,我就形成了这种急性子,做任何事情,一是速度,另一个是质量。”查房时,李晓莉发现85岁的郑大爷目光有些异样,生命体征却并无异常。凭借多年的临床经验,李晓莉叮嘱当班护士“多留意”。不出所料,当天下午,郑大爷病情突然恶化,并发症急性发作,血氧急速下降,危及生命。李晓莉根据医嘱立即实施急救,静脉补钾、高流量吸氧、通知重症病房做好插管治疗准备,一连串的救治措施,把郑大爷从死亡边缘拉了回来。郑大爷的儿子郑先生:“当时我就在旁边,我父亲突然间就不行了,多亏她及时赶到,采取紧急措施,才控制住了病情,否则后果不堪设想,我就想好好地感谢她们!”李晓莉正在穿戴防护用品,准备进入“红区”抢救患者,李晓莉一马当先,危险环境,她更是冲锋在前。在病区刚开始接收患者的时候,所有人都没有紧急处理严重污染物的经验。有一次,抢救患者之后,现场深度污染,当护士张姣准备进去洗消时,发现她的防护面屏已经被李晓莉戴上了。护士张姣:“当时,面屏只剩下最后一个了,护士长说让她进,我留在外边,也没有告诉我理由。后来,她才对我说,‘你的小孩太小了,我考虑到这一点,才不让你进。’”李晓莉:“真的跟战场一样,没有夸张,你想想,一个确诊新冠肺炎的心脏病患者,在抢救过程中,处于大暴露状态,我必须得在消杀干净之后,环境都安全了,才能让他们进来。”在李晓莉的率先垂范和感召下,全体护理人员很快克服了疫情带来的恐慌,一个个胆大心细,严格按照感控流程进行救治。一个多月的抗疫奋斗,感染14科收治患者多名。不久前,医院进行考核评比,李晓莉所在科夺得护理质量、护理文书、规范管理等多项第一。李晓莉:“每一个病人都是一个故事,每一个故事都在教育我、感动我。所以,我觉得我学的这点东西,应该为广大患者、为临床的病人服务,这也是我们每一个学医的人的出发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800esky.com/hlff/1003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皖ICP备06006651号-1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