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病患者日常护理注意事项
现今心脏病发病率不断上升,专家表示:为了避免心脏病恶化,患者要调节好心态,同时重视日常饮食规律,并保持平和心态才有助于治疗此病,不少的患者不注意调节生活,导致了病情加重。那么,心脏病患者的注意事项是什么呢?
心脏病患者抵抗抑郁的方法有:
1、投身群体运动,与他人互勉鼓励,运动使人体内“内啡肽”增加,释放后可产生欣快情绪。针对负性情绪采取相应行动,设法消除或捣毁产生不悦情绪的“大本营”。
2、对已发生的事态仔细再评估,勿只见到坏的一面,尚须看到好的一面,即以“两分法”审视事物。淋浴、更衣、理发:淋浴使周边负氧离子增加,更换新衣、理发可使自己容光焕发、产生“新感觉”,带来愉快心境。
3、进食腐乳或巧克力,因酱豆腐、臭豆腐、豆豉内富含维生素B12,巧克力内富含“苯乙胺”,均有消除忧郁或烦闷的效应。感悟自己,勿忘自己在其他方面所获取的成就而“聊以自慰”。
心脏病患者运动注意事项:
1、散步:散步可以使心肌收缩力增强,外周血管扩张,具有增强心功能,降低血压,预防冠心病的效果。对于参加运动时会引起心绞痛的人来说,可以改善病情。每次散步可坚持20分钟至1小时,每日1~2次,或每日走~米。身体状况允许者可适当提高步行速度。
2、慢跑:慢跑或原地跑步亦可改善心功能。至于慢跑的路程及原地跑步的时间应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而定,不必强求。
3、太极拳:对于高血压病、心脏病等都有较好的防治作用。一般而言,体力较好的患者可练老式太极拳,体力较差者可练简化式太极拳。不能打全套的,可以打半套,体弱和记忆力差的可以只练个别动作,分节练习,不必连贯进行。
心脏病患者体育锻炼注意事项:
1、任何人,如果在运动结束10分钟后,心跳次数每分钟仍在次以上,则不应再加大运动量,应根据情况适当减少运动量。
2、运动量应从小到大,时间从短到长,循序渐进。
3、进餐与运动至少间隔1小时以上。
4、运动最适宜的温度是4℃-30℃。
5、运动时若出现头晕,头痛,心慌,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时,应立刻停止,必要时需就医。
心脏病患者在治疗的时候,要重视日常保健方法,才能避免遭受更大的痛苦,导致疾病恶化,对于患者来说,有效的控制病情很重要,很多心脏病患者,不重视心脏病的治疗,会导致病情加重,对患者的影响极大。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800esky.com/lcbx/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