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又称肺心病,顾名思义就是由肺部疾病引起心脏的病变。什么?肺得了病难道会传染给心脏?哈哈,当然不是啦。不是脏器之间得传染病了,而是肺组织、肺动脉血管或胸廓的慢性病变引起肺组织结构和功能异常,致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压力增高,从而使右心扩张、肥大,伴或不伴有右心衰竭的心脏病。简而言之,就是肺部的疾病影响到心脏正常行使功能了。在我国,绝大多数肺心病患者是在慢性支气管炎或肺气肿基础上发生的。
那什么样的疾病会使我们的小心脏受累呢?
病因可分为4类:
1.最常见的是慢性支气管、肺部疾病。前面提过的慢性阻塞性肺病是我国肺心病最主要的病因。2.严重的胸廓畸形。
3.肺血管病变如肺栓塞,特发性肺动脉高压等。
4.其他神经肌肉疾病,如脊髓灰质炎、肌营养不良和肥胖伴肺通气不足,睡眠呼吸障碍等。
那么肺心病有怎样的临床表现?
此病为长期慢性经过,逐步出现肺、心功能衰竭以及其他器官损害的征象。其临床表现可以按其功能的代偿期与失代偿期进行分述。
1.肺、心功能代偿期(包括缓解期)本期主要临床表现为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表现为咳嗽、咳痰、喘息、活动后感心悸、气短、乏力和劳动耐力下降。
2.肺、心功能失代偿期(包括急性加重期)
本期临床主要表现以呼吸衰竭为主,或有心力衰竭。
(1)呼吸衰竭常见诱因为急性呼吸道感染,低氧血症与高碳酸血症同时存在。低氧血症表现为胸闷、心慌、气短、头痛、乏力及腹胀等。高碳酸血症表现为皮肤温湿多汗、浅表静脉扩张、结膜充血水肿、瞳孔缩小,甚至眼球突出、两手扑翼样震颤、头昏、头痛、嗜睡及昏迷。当严重呼吸衰竭伴有精神神经障碍称为肺性脑病。
(2)心力衰竭肺心病在失代偿期出现右心衰竭、心慌、气短、颈静脉怒张、肝大、下肢水肿,甚至全身水肿及腹腔积液。
诊断
根据病史、临床表现、有关检查证实有肺动脉高压或右心室肥厚增大,失代偿以呼吸衰竭和右心衰竭为主,可做出临床诊断。
并发症
肺心病常见并发症有上消化道出血、肾功能不全、肺性脑病等。
治疗
除治疗肺胸基础疾病,改善肺心功能外,还须维护各系统器官的功能,采取措施予以救治。
1.积极控制肺部感染
肺部感染是肺心病急性加重常见的原因,控制肺部感染才能使病情好转。
2.通畅呼吸道
为改善通气功能,应清除口咽部分泌物,防止胃内容物反流至气管,经常变换体位,鼓励用力咳嗽以利排痰。
3.纠正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
(1)氧疗
(2)呼吸兴奋药
(3)机械通气
4.纠正酸碱失衡和电解质紊乱
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容易出现酸碱失衡和电解质紊乱,常见呼吸性酸中毒、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酸中毒或代谢性碱中毒。呼吸性酸中毒的治疗,在于改善通气,电解质紊乱应连续监测,针对性治疗。
5.降低肺动脉压
氧疗是治疗肺动脉高压的措施之一。肺动脉高压靶向药物治疗应根据肺动脉高压类型而定。
6.控制心力衰竭 肺心病心力衰竭的治疗与其他心脏病心力衰竭的治疗有其不同之处,因为肺心病患者通常在积极控制感染、改善呼吸功能后心力衰竭便能得到改善。但对治疗后无效或较重患者,可适当选用利尿、正性肌力药。
7.脑水肿
肺心病因严重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常合并肺性脑病,临床上出现神经精神症状和颅内高压、脑水肿等表现。应尽快降低颅内压,减轻脑水肿,并控制其神经精神症状。
8.加强护理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宜加强心肺功能的监护。翻身、拍背排除呼吸道分泌物是改善通气功能一项有效措施。
预后
因原发疾病不同而异,与缓解期时的心肺功能状况及是否得到积极正确缓解期治疗管理密切相关。病死率已随医疗技术的发展而逐年下降。
(以上图源均来自于网络)呼必清——振动正压通气治疗系统预防逆转肺不张清除潴留痰液减少哮喘慢阻肺让我们来看看小绿和小白是怎么说的吧~购买请认准官方渠道哦:1药网搜索:呼必清
有问题可以点这里发帖咨询哦~
转载请注明:http://www.800esky.com/lcbx/65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