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为瓣膜性心脏病患者选择影像学检查

影像诊断对瓣膜性心脏疾病的诊治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常见的影像诊断手段有传统X线、USG(Ultrasonography超声成像)、DSA(DigitalSubtractionAngiography数字减影血管造影)、CT(ComputedTomography计算机断层扫描)、MRI(MagneticResonanceImaging磁共振成象)、核素显像等。多种成像检查技术的综合应用,不仅可以观察心脏的外形轮廓,而且还可以观察心脏的内部形态结构、动态功能和血流动力学,使瓣膜性心脏病的影像诊断更加准确可靠。

随着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如何才能在各种影像技术之间做出恰当的选择呢?年9月1日发表在《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上的一篇文章给出了答案。从无症状到症状性心脏瓣膜病患者,从明确症状到各类患者的复查随访,该文章详细论述了临床医生在评估瓣膜性心脏病时如何恰当地使用各种影像学检查。

文中提出:

1.针对怀疑有心脏瓣膜病的患者,无论是否有症状,初次检查均首选TTE(TransthoracicEchocardiography经胸超声心动图)。

2.为进一步评估,无症状主动脉瓣狭窄(B/C期)患者推荐行运动负荷超声心动图明确活动后血流动力学改变;同时,在评估中重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二尖瓣狭窄患者瓣膜功能与症状的相关性中,也首先推荐运动负荷试验。伴有LVEF<50%的症状性主动脉瓣狭窄患者,AVA符合重度标准,但最大流速<4m/s,平均跨瓣压差<40mmHg(D2期),推荐行低剂量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心动图。在评估重度三尖瓣反流患者的右室收缩、舒张功能时,可首先选择心脏磁共振;评估心肌活力同样首先推荐心脏MRI。除以上情况外,TTE图像显示不清或结果与临床不符,为进一步明确诊断,可行TEE检查。

3.无症状或症状稳定的患者,随访复查首选TTE,除非二叶式主动脉畸形伴有升主动脉增宽的病人,可优先选择心脏增强CT或MRI。

4.有新发症状或原有症状加重的病人,宜首选TTE。

5.瓣膜术后随访,同样首选TTE。除非临床怀疑瓣膜结构、功能异常,但TTE或TEE图像显示不清,可选择心脏CT或磁共振(生物瓣)或胸透检查(机械瓣)。

最后,我们将瓣膜性心脏病影像选择策略总结在一张流程图中(图一),方便大家的临床应用。

图一瓣膜性心脏病患者影像检查选择流程

联系我们

参考文献:DohertyJU,KortS,MehranR,SchoenhagenP,SomanP.ACC/AATS/AHA/ASE/ASNC/HRS/SCAI/SCCT/SCMR/STSAppropriateUseCriteriaforMultimodalityImaginginValvularHeartDisease:AReportoftheAmericanCollegeofCardiologyAppropriateUseCriteriaTaskForce,AmericanAssociationforThoracicSurgery,AmericanHeartAssociation,AmericanSocietyofEchocardiography,AmericanSocietyofNuclearCardiology,HeartRhythmSociety,SocietyforCardiovascularAngiographyandInterventions,SocietyofCardiovascularComputedTomography,SocietyforCardiovascularMagneticResonance,andSocietyofThoracicSurgeons.JAmCollCardiol.Sep26;70(13):-.doi:10./j.jacc..07..EpubSep1.PubMedPMID:.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800esky.com/lcbx/585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皖ICP备06006651号-1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