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基本结构的讲解3D视频演示

心脏是我们人体很重要的器官运行,掌管着我们人体的血液和运行机制。心脏的强弱,直接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和我们的身体健康。心脏是我们进行所有活动的根本所在。所以,对心脏的研究是必不可少的。只有那样,才能更好的了解其机制与功能。进而,了解心脏的解剖结构。

心脏的外形

心的外形似倒置的圆锥,略大于本人拳头,可分一尖、一底、两面、三缘和三沟

心尖:朝向左前下方,由左心室构成,与左胸前壁贴近,在左侧第5肋间隙、锁

骨中线内侧1~2㎝处,可摸到心尖的搏动。

心底:朝向右后上方,大部分由左心房、小部分由右心房构成,与出入心的大血

管相连。

两面:心的下面又称膈面,较平坦,隔心包与膈相邻,由左、右心室构成。前面

又称胸肋面,与胸骨及肋软骨相邻,大部分由右心房和右心室构成,小部分由左

心室构成。三缘:右缘垂直,主要由右心房构成。左缘圆钝向左下倾斜,主要由左心耳和左心室构成。下缘近水平位,由右心室和心尖构成。三沟:冠状沟是靠近心底处的一条近似完整的环行沟,呈冠状位,是心房与心室在心表面的分界标志。前室间沟为胸肋面自冠状沟向心尖延伸的浅沟。后室间沟为膈面自冠状沟向心尖延伸的浅沟。前、后室间沟是左、右心室在心表面的分界标志。前、后室间沟在心尖右侧的汇合处稍凹陷,称心尖切迹。后室间沟与冠状构的交汇处称房室交点。所有沟内均有血管走行并被脂肪组织覆盖。心脏的血管心的动脉供应来自左、右冠状动脉,而回流的静脉,大部分经冠状窦口汇入右心房,只有极少部分直接流入左、右心房或左、右心室。心的动脉1.右冠状动脉:起于主动脉右窦,在右心耳与肺动脉干根之间入冠状沟,向右行绕过心右缘,至房室交点处分为后室间支和左室后支。右冠状动脉的其他分支有动脉圆锥支、右缘支、窦房结支、房室结支等。①后室间支:是主干的延续、较粗,沿后室间沟走行分支分布于后室间沟两侧的心室壁和室间隔后1/3部。②左室后支:较细,自房室交点处向左下分布于左心室后壁。③窦房结支:约60%起于右冠状动脉近侧段,分布于窦房结和心房壁。④动脉圆锥支:分布于动脉圆锥上部,与前室间支的动脉圆锥支吻合。⑤右缘支:沿心下缘向心尖走行,分布于附近心壁。⑥右室前支:分布于右心室前壁。右冠状动脉的分布范围包括:右心房、右心室、室间隔后1/3部及部分左心室膈面、窦房结和房室结。如右冠状动脉发生阻塞,可发生后壁心肌梗死和房室传导阻滞。2.左冠状动脉:起于主动脉左窦,在左心耳与肺动脉干根部之间穿出沿冠状沟向左行,随即分为前室间支和旋支。①前室间支:沿前室间沟下行,绕过心迹切迹终于后室间沟下部,并与右冠状动脉的后室间支吻合。分布于左心室前壁、右心室前壁和室间隔前2/3。其主要分支有:动脉圆锥支、左室前支、右室前支和室间隔支。如前室间支发生阻塞,可发生左心室前壁和室间隔前部心肌梗死,并可发生束支传导阻滞。②旋支:沿冠状沟向后行至心的膈面。分支分布于左心房、左心室左侧面和膈面及窦房结(40%)。其主要分支有:左缘支、左室后支和窦房结支。旋支闭塞常引起左室侧壁及膈壁心肌梗死。心脏的静脉1.冠状窦:接收绝大部分静脉回流。位于冠状沟后部,左心房和左心室之间,其右端开口于右心房。主要属支有:①心大静脉:在前室间沟内与前室间支伴行,注入冠状窦左端。②心中静脉:与后室间支伴行,注入冠状窦右端。③心小静脉:在冠状沟内与右冠状动脉伴行,向左注入冠状窦右端。2.心前静脉:起于右心室前壁跨过冠状沟注入右心房。3.心最小静脉是位于心壁内的小静脉,直接开口于各心腔(主要是右心房)。来源:网络和李哲教你学解剖

转载请注明:http://www.800esky.com/lcbx/5239.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皖ICP备06006651号-1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