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报告董念国教授终末期心脏病合并
心脏移植作为终末期心脏病最后的外科治疗策略,既是挽救众多重症心脏病患者生命的重要手段,也是评价一个国家心脏外科发展水平的关键指标。自年世界第一例人体心脏移植病例开展至今,随着外科技术、免疫抑制策略、围术期管理、心室辅助装置等领域的进步和发展,心脏移植的质与量不断提升。大量的临床经验和相关基础研究。进一步促使心脏移植技术成熟和规范。目前心脏移植已成为心脏外科的常规术式。截止年底,国际心肺移植协会(ISHLT)注册登记的全球心脏移植数量已超例。心脏移植手术1年存活率81.75%,3年存活率75.23%,5年存活率69.37%,10年存活率52.54%。
年,中国建立了全国心脏移植网络注册系统,中国心脏移植事业至此进入了系统有序的发展阶段。截至年12月31日,中国大陆心脏移植注册登记例数共计例。移植总例数前三位的中心依次为:医院(例)、华中医院(医院,例)、医院(例)。年中国大陆共完成心脏移植例,医院和医院分别以例和93例位居前两位。
医院心脏移植自年以后进入快速发展期,年9月至年4月30日,累计完成心脏移植例,自年连续三年心脏移植量全国第一,其中年及年单年心脏移植量超过百例,成为国内首屈一指的心脏移植中心。随访数据显示,医院心脏移植患者术后1年存活率90.10%,3年存活率86.01%,5年存活率84.0%,近、中期生存率均高于国际心肺移植协会登记注册报道的国际水平。尤其是在边缘供心应用、疑难重症心脏移植、多器官联合移植等领域,医院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
虽然目前心脏移植的手术技术和围术期管理基本成熟,但临床上仍有一些需要面临的挑战。其中重要的一项是对于终末期心脏病合并肺高压患者的处理策略。
根据年第四届世界肺高压峰会制定的分类标准,肺高压(PH)可分为五大类:(1)肺动脉高压;(2)左心疾病相关性肺高压;(3)肺部疾病和/或缺氧相关性肺高压;(4)慢性血栓栓塞性肺高压;(5)原因不明或多重机制引起的肺高压。终末期心脏病合并肺高压可归属于第二类,病因又可进一步细分为:收缩功能不全和舒张功能不全。
由于慢性左心心力衰竭、肺静脉回流受阻,终末期心脏病患者肺静脉内压力升高,出现毛细血管后性肺高压(post-capillaryPH)或称被动性肺高压(passivePH),进而引起肺毛细血管床破坏及肺血管重塑,进展出现混合毛细血管性肺高压/肺动脉高压(白癜风软膏能不能治白癜风北京哪治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800esky.com/lcbx/22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