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远程医疗与互联网医学中心先天性心脏病
先天性心脏病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心脏病,占我国出生缺陷病种的首位。近年来,我国先天性心脏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每年新出生的先心病患儿约为15-20万人,即每一千名新生儿中约有7名患有先天性心脏结构缺陷,其中20%-30%在新生儿和婴儿时期会出现休克、心力衰竭等并发症,严重威胁新生儿和婴幼儿的生命健康。对于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而言,越早发现,越早治疗,治愈的机会就越高。
做好先天性心脏病的防治,三级预防是重要的手段之一。目前国内不少省市开展的先天性心脏病三级防治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效,但全国尚缺乏一个国家级的、系统的先天性心脏病防治体系。
12月13日,由国家心血管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国家远程医疗与互联网医学中心、医院小儿心脏中心、北京医学奖励基金会联合主办的国家远程医疗与互联网医学中心先天性心脏病防治专家委员会(以下简称“专委会”)成立大会在医院举行。
医院副院长、国家远程医疗与互联网医学中心临床听诊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高海鹏,国家远程医疗与互联网医学中心、医院医院发展办副主任杨学来,国家远程医疗与互联网医学中心临床听诊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医院国家呼吸中心主任医师刘国梁,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副院长孔晴宇,南京医科医院副院长兼心胸外科主任莫绪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小儿心脏中心外科主任苏俊武等领导和专家出席成立仪式。
提高先心病患者诊断率和救治成功率一直是小儿心脏外科努力的方向,随着国内先天性心脏病治疗水平的不断提升,明显提高了这部分患者的生存和生活质量。但我国存在医疗条件差距较大的现状,存在就诊晚、诊断晚、对相关知识缺乏认识等问题,导致一部分患者无法得到及时的救治,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
高海鹏在致辞中表示,希望医院国家远程医疗与互联网医学中心能够发挥远程医疗与互联网医学交流的优势,医院小儿心脏中心密切合作,搭建先天性心脏病防治的远程医疗与互联网交流平台,更好地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
医院能够充分利用这个平台,以先天性心脏病防治为契机,进一步深入学科交流与合作,互帮互助。同时通过这一平台,进一步完善远程医疗与互联网医学交流,医院建立协作机制,造福广大患者。
“国家远程医疗与互联网医学中心先天性心脏病防治专家委员会的成立,旨在借助国家远程医疗与互联网医学中心平台,整合国内各地先进的先天性心脏病防治资源,发挥各大先天性心脏病诊治中心的诊治优势,推广先天性心脏病三级防治,将对先天性心脏病全生命周期的治疗发挥重要的推动作用。”苏俊武说道。
会上,苏俊武、莫绪明以及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心脏中心主任陈欣欣当选为该专委会主任委员。上海市儿童医学中心心胸外科主任、心脏中心副主任、心研所副所长张海波,医院分院院长、心血管中心主任贾兵,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主任陈寄梅,首都医科医院小儿心外科主任李晓峰,医院河南省儿童心脏中心主任范太兵,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小儿心脏外科副主任范祥明、中国医学科医院小儿外科中心副主任、小儿心外科二病区主任闫军、医院心脏血管外科副主任叶志东当选为副主任委员。
高海鹏(中)为苏俊武(右一)和莫绪明(左一)颁发聘书
孔晴宇(左二)、苏俊武(右一)、莫绪明(左一)为新当选的副主任委员颁发聘书
与此同时,苏俊武还被受聘为国家远程医疗与互联网医学中心临床听诊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高海鹏(右一)为苏俊武(左一)颁发副主任委员聘书
进群
健康界柳叶刀论文精读群、健康界心血管学术交流群和健康界肿瘤学术交流群现已开通,学术大咖云集,每天都有精彩分享,想进群的抓紧啦!
扫一扫,添加小助手
转载请注明:http://www.800esky.com/hlzl/67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