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糖尿病会引发心脏病
糖尿病真的会引起心脏病吗?
什么是“糖心病”?
糖尿病患者中,大概有70-80%最后死于心血管疾病,“糖心病”是其中最重要的表现形式之一。临床上讲的“糖心病”还可以继续细分为糖尿病性冠心病、糖尿病性心肌病、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等。
总体来说,糖尿病患者的冠状动脉、肾动脉、脑动脉和周围动脉等,较之正常人存在更为严重和弥漫的病变,可造成更多的溃疡、斑块和血栓,因而明显加快了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所以糖尿病患者更容易罹患心脏病,甚至于很多糖尿病患者在确诊糖尿病前就存在冠心病了。
为什么糖尿病会引发心脏病?
单看糖尿病和心脏病,二者似乎没有什么必然联系。但是糖尿病患者长时间处于“慢性高血糖”状态,为心脏病的发生和发展提供了温床。当然从最初的的危险因素的产生,到最后心脏病的确诊,还需要长时间、复杂的病理演变。
糖尿病患者早早启动了体内“胰岛素抵抗”的按钮,使得“高血糖”成为常态。而这种状态还会引发脂肪和蛋白质的代谢异常,其中的“糖化过程”进一步稳固了糖尿病患者的“高血糖”。
高血糖的危害有很多,其中之一就是血管内壁“氧化损害”,积小成多后可形成动脉粥样硬化。如果病情进一步恶化,就会使得所供血的相应器官缺血、缺氧产生更严重的病变。当病变阻塞在冠状动脉时即会引起冠心病,也就是糖尿病性冠心病。
当然还有其他致病因素,比如高血压、血液流变学异常等。
“糖心病”有什么特点?
体位性低血压:健康人无论坐立行走,机体都会根据实际情况来调整血液供给,以尽最大限度维持血压平衡。而糖心病患者因为植物神经受损,血管张力无法有效调节,自然就无法合理及时地舒张和收缩。所以当患者从卧位突然起立时,会出现一过性收缩压下降(收缩压下降>30mmHg、舒张压下降>20mmHg),伴随而来的是头昏、眼花、出汗,甚至晕厥。
静息时心跳加快:人的心脏受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共同支配,其中交感神经能使心率加快,副交感神经正相反。糖心病患者因为副交感神经受损,导致交感神经异常兴奋,所以心率“额外的快”,而且这种“快”比较固定,也就是说即使患者静卧休息也一样很快(一般可达90次/min,严重者次/min)。
毫无征兆的心肌梗死:心肌梗死的诱因是心肌缺血缺氧,发作时患者会产生明显的痛感,有人形容“像刀绞一样”。然而糖心病患者存在自主神经病变,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心脏痛觉传入神经的功能,心肌梗死发作时反而感觉不到明显的痛楚——这并不是什么好事,因为极容易因此而漏诊、误诊。
一般的心脏病患者以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为主,而糖心病患者明显更年轻,所以也就需要糖尿病患者积极预防:注重血糖控制、血压控制,平时饮食要清淡,戒烟戒酒,适当加强运动。
山海丹胶囊含有多个中药,如:人参、黄芪、丹参、葛根等具有降血糖、改善胰岛素抵抗、抗氧化应激等药理作用,同时对糖尿病并发症具有积极的预防作用。
陕药集团山海丹药业始终致力于--
“立足基层卫生事业助力基层医疗发展服务基层百姓健康”
感谢
转载请注明:http://www.800esky.com/hlzl/63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