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明这位90后小伙,为啥能成为全村的医

人因城聚,城以人兴。三岛各行各业的无数奋斗者,为了崇明发展而精耕细作,我们将陆续推出“我在崇明,蛮好的”系列人物专访,邀请这些奋斗者,讲述属于他们和崇明的故事,敬献每一位参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的平凡英雄。

“90后”乡村医生苏智杰“阿姨,血压和血糖一切正常,记得少食多餐,多吃蔬菜,多运动身体。”在三星镇大平村的村卫生室里,“90后”乡村医生苏智杰收起血压测量仪,笑着叮嘱前来就诊的村民。屋外,几位排队的村民也已等待多时,“苏医生,我最近总是睡不好觉,腿脚也一直抽筋,帮我看看怎么回事。”“苏医生你也再帮我测下血压开点药吧。”

刚过12点半,卫生室内便已忙碌起来。

村里来了新医生

苏智杰是崇明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计划的全科专业毕业生,年,他在完成学业和规范化培训后进入三星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决定把根扎在基层。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期间,苏智杰几乎每个科室都轮流呆过,在门诊学习开药、接诊,给老年人进行大肠癌、心脏病筛查,做好日常公共卫生防疫。虽然工作繁杂,却也成为了苏智杰基层医疗工作的“敲门砖”。年,三星镇大平村原先的老村医得了中风,不能再看诊,急需一名新的乡村医生,苏智杰主动提出进入村内工作。作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最后一公里”,乡村医生的工作更加贴近百姓,是农村居民的健康守门人,就这样上午坐诊,下午“进村”,成了苏智杰的工作日常。提起来到大平村的经历,苏智杰表示,刚到卫生室工作的时候,自己全身上下都充满着干劲,经常兴冲冲地跑去村民家里随访、做健康监测,结果一张陌生的年轻面孔,被很多村民拒之门外,甚至被当作传销诈骗。“新来的医生到底靠不靠谱,能不能看病?”“年纪太小,一看就没啥经验。”一时间各种质疑声接踵而至。苏智杰回忆,有次病人感冒后想来输液,他没答应,反复跟村民讲道理,“没有基础疾病尽量少挂水,多吃点口服药,多观察多喝水。”病人一下子恼了:“你们这些医生有什么用,连病都不会看!”那一瞬间,苏智杰有点委屈,没想过病人会这样对自己。“现在想来,人都有脾气,情绪上来说话不好听也正常。”“说实话那个时候有想过放弃,多亏了村支书一直带我上门拜访。”为了更好地了解村民的健康状况,他总会在空闲的时候,入户和村民沟通。“苏医生真的很有耐心,我家老伴卧床数年,并发症压疮困扰了我们很久,去市区又太麻烦。”村民刘阿婆说。几乎每周苏智杰都会上门随访压疮病情,尽量祛除脓液、坏死组织,为伤口进行杀菌,再在伤口上涂抹清创凝胶。作为一名全科医生,苏智杰也会不定时地在村内进行健康宣讲,为了让宣讲内容更接地气,苏智杰会把生活物品作为讲解例子。“大家可以看到,我手上拿着的是一根普通的水管,长期使用后,管壁上会有污垢等东西沉淀,我们的血管就好比水管,堵塞久了,高血压、高血脂等问题就会越来越多。”不少村民表示,像这样生动的宣讲活动,大家都能更快地理解疾病的知识。慢慢地,村民们接受了新来的医生,苏智杰的“存在感”也变得越来越强。“有时候大家会把自己种的菜送到卫生室,也会来跟我闲聊两句,那种感觉,说不上来。就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感,心里面觉得特别暖。”

让村民有“医”靠

据悉,大平村常住人口有多人,其中半数为60岁以上的老年人,多患有高血压、心脏病、支气管炎等慢性病。目前,村卫生室只有苏智杰一名医生,虽然年纪尚轻,不过在村里已经是“老医生”了,“这家老人患有糖尿病和高血压”“这家有人前两天刚做了手术”“这家长期外出务工”,基本看过病的村民,苏智杰都详细地将情况记录在册。工作数年,在不断增进业务能力的同时,苏智杰也成了大家的“医”靠。苏智杰介绍,平常针对基础疾病较多,饮食作息不太规律的病人,除了常规药方,自己还会加入一定的生活运动处方和饮食处方。在卫生室的办公桌上,记者看到,这些处方涵盖了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等常见疾病,在处方的最后,苏智杰都会对村民的饮食起居、健康管理等提出建议,用笔一条条地罗列清楚。“现在不管是去拿药,还是上门随访,苏医生都会提醒我按时作息、按时运动。”村民张晓洁表示,过去她总是忘记服药,作息也不太规律,血压一度控制的不太稳定,通过苏智杰“手把手”的健康指导,这两年血压很稳定,气色也好了不少。“这样一张薄薄的的处方,通俗又实用,不少村民来看诊时都会随手带走一张,我经常会‘补货’。”苏智杰笑着说。针对不少高血压的老年患者,苏智杰也会时常来到居民家中查看调料用量,“做菜盐放太多啦,高血压得少吃盐,少放调料,下次做菜只舀这么半指甲盖的盐就好。”担任乡村医生三年以来,大平村的慢病控制率逐步提升,与此同时,村民的就医习惯也在潜移默化中发生了改变,过去一些上了年纪医院,而是用“偏方”治病,“生吃鱼胆明目”“喝香灰包治百病”等现象屡见不鲜。这两年,随着卫生室的不断改变,村民们也越来越信任乡村医生。年,大平村卫生室进行了简单的改造,现在整个卫生室有五个房间,诊疗室、输液室、换药室、药房和垃圾处置间,灰瓦白墙,一眼看去并不起眼,在这约30平方米的地方,有的来问诊,有的来拿药,有的来免费测量血压,虽然面积不大却也满足了村民基本的就医需求。对苏智杰来讲,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基层医疗做出一点贡献,是他的职业理想。

在基层同样可以实现梦想

提起未来,苏智杰告诉记者,自己有一定的规划。“前两年三星镇有退休的老中医,想跟他们多学些中医推拿和理论知识,再考个中医的证,村医有一定的局限性,如果不学习的话,将来可能会被淘汰。”关医院发展的问题,苏智杰觉得,人各有志。在他看来,如果想要把自己学的东西应用于临床,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实现个人价值,市医院、县医院、乡镇卫生院都可以实现梦想。“随着健康中国建设和乡村振兴国家战略的实施,在村里为老百姓提供医疗卫生服务的村医,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提高他们的素质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区卫生健康委相关负责人黄薇表示。接下来,全区将逐步打造村民家门口“家庭医生”队伍,并加强基层医生全科医学知识、社区护理、中医药健康管理等知识培训。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也让苏智杰这样的村医,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变化。现在苏智杰每年都会去接受培训,卫生室内也配备了不少先进的器材。不仅如此,村医待遇和养老保障问题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苏智杰对现状挺满意,他本就是崇明人,对家乡很熟悉,村子里一口一个“苏医生”喊着,让他心里暖乎乎的。“收入高了,活儿干得更好了,日子蒸蒸日上,在崇明,真的蛮好的。”

来源:上海崇明



转载请注明:http://www.800esky.com/hlzl/1018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皖ICP备06006651号-1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