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出生的婴儿有以下症状,可能就有先天性心
正文
先天性心脏病的第三级预防,即临床期预防,对先心病患病者采取及时的、有效的治疗措施,防止病情恶化,预防并发症或伤残,使病人尽量恢复生活和劳动能力。
一般在孩子出生后,发现孩子有以下表现之一者,就要考虑孩子是否有“先心病”,医院去检查:
(1)喂养困难或婴儿拒食,发育迟缓,呼吸急促,哭闹及吃奶后口唇青紫;
(2)平时容易得感冒及肺炎,疲乏,出汗,发育较同龄儿差;
(3)运动能力差,稍一活动就会出现心慌气短;
(4)胸前心脏的位置有明显隆起;
(5)出现晕厥、水肿等。
对于一些病情较轻的先天性心脏病,有一定比例的孩子可以自愈,因此,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等待到一定年龄后看孩子畸形是否自愈,若未能自愈,再选择介入或手术治疗。对于多数需要手术治疗的先天性心脏病,我中心可以经右侧腋下小切口手术治疗,切口处于隐蔽位置,创伤较小,不伤骨、失血少、感染率低、不遗留金属异物、无需特殊器材及费用减少,特别是手术切口隐蔽于腋下,不易暴露在外,心理创伤显著减小。通常经此切口可以顺利完成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和肺动脉狭窄以及轻度的法洛四联症等多数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而对于一些复杂重症的先天性心脏病,可能需要分期手术治疗,有的可能只能进行姑息手术,而无法根治。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在大部分“先心病”都可以通过手术治疗,成功率比较高,手术成功的孩子可以康复,和正常孩子一样学习和生活。
总之,先天性心脏病的防治,需要我们共同努力,佑护祖国未来的花朵茁壮成长。
作者简介
毛俊
毛俊,医学博士,主治医师,毕业于首都医科大学,曾于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健康科学中心、首都医科医院、首都医科医院研修学习,现工作于首都医科医院小儿心脏中心。参与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肺动脉狭窄、法洛四联症等各类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手术治疗近三千例,对各类先天性心脏病的诊疗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参与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国家级科研项目10余项,研究成果发表于SCI收录国际期刊9篇,国家级期刊5篇。
云峰智联远程平台为您提供
远程会诊
小儿心脏病远程评估
病理会诊
影像阅片
射波刀
海外体检
NKT细胞免疫
基因检测
……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800esky.com/hlzd/4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