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报邹城市人民医院首例体外循环下多瓣
新时代新市场山东讯(王利军通讯员陈伟)3月14日,医院心脏外科团队密切配合,成功实施了该院首例体外循环下多瓣膜联合置换手术,不仅填补了该院的技术空白,更标志着心脏外科技术迈上一个更高的台阶。
石墙镇50岁的男子蒋某近几年来莫明的出现发热、关节痛等症状,自我感觉体力一年不如一年,不适的症状还有加重的趋势,稍有活动既感到胸闷憋喘,甚至出现口唇发紫的情况。在住院治疗前家人自然联想到蒋某18岁那年曾患上风湿热,当做感冒打针治疗过。渐渐失去劳动能力的蒋某家人甚是担忧,医院求医问药,均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重度狭窄并关闭不全、主动脉瓣中度狭窄并关闭不全、三尖瓣中度关闭不全,心房颤动,肺动脉高压,心功能III级,医生都说需要手术治疗,可是当听到十几万元的高昂费用后,家人立即打消了手术念头。蒋某老伴孟某沮丧地说:“俺就是个普通的农村家庭,十几万就是个天文数字啊,就是有了医保报销,剩下的钱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真是治不起啊。”因为经济条件,蒋某的病情也就这么一直耗着。去年,蒋某心慌、胸闷的症状逐步加重,只能又多次住院保守治疗。病情的加重,让整个家庭愈来愈担心,蒋某自己也很无奈:“一个50岁的人,正是家里的顶梁柱,但是得病了,没点办法,没钱治病呀,还怕错过治疗机会,感到希望渺茫。”恰在此时,家人听说了医院联合开展了30例免费心脏病手术的消息,喜不自禁,总算有了盼头!第二天就找到了该院心外科主任陈德海博士。据陈德海介绍:“患者罹患心脏病多年了,病史较长,心脏受损严重,二尖瓣、主动脉瓣、三尖瓣病变严重,并且已经有了严重的肺动脉高压,必须及时手术治疗。”同时,陈博士告诉蒋某一家人:“鉴于其病情和家庭经济状况,可以免费手术,医院将减免蒋某住院费中的个人自费部分。”可以免费手术的好消息让蒋某一家人喜不自禁,孟某说:“听到这个消息,俺一家可高兴了,终于有盼头了。”术前各项工作紧张有序准备着,完善了各项检查,多次开展病例讨论,采取措施逐步改善心脏功能,一周后,蒋某活动后没有了明显的气喘心悸,身体状况可以进行手术。当日上午,医院主要领导、分管领导亲临手术室指挥调度,各相关科室依照职责,做到人员到位、设施到位、物资到位、应急措施到位,9时许,肃穆的无影灯下,手术开始,顿时,手术室台上台下一片有序忙碌,麻醉、体外循环、手术医生、器械护士熟练的操作,配合默契、有条不紊。进入体外循环阶段,蒋某的血液进入人工心肺机,和氧气结合后,鲜红的血液又流回体内。打开心脏后,探查发现心房和心室明显扩大,肺动脉压力很高,二尖瓣和主动脉瓣硬化钙化严重,这为切除瓣膜带来了较大困难,稍有不慎就会造成手术失败。有着三十多年临床经验的陈德海博士,沉着冷静,细心操作,3个多小时过去了,已置换上了二尖瓣、主动脉瓣并把三尖瓣进行了成形,随后缝合心脏切口,随着主动脉的开放,患者的心脏慢慢恢复了生机,缓慢的跳动起来,经过1个小时的辅助循环,血流动力稳定,停用了体外循环,手术成功了!在医护人员的密切监护下蒋某被送回心脏外科监护室。手术间里,被汗水浸透衣背的医护人员互相对视交流,6个多小时换来的成功让每人心里涌起的更多的是欣悦、是幸福,是对生命的尊重。陈德海说:“自今年2月20日心脏外科成立,仅仅一个月的时间,我们已经完成了首例非体外循环心脏搭桥术,这一次是首例体外循环手术,也是瓣膜置换与成形手术中最复杂的手术,为了患者健康,我们精心准备,非常高兴取得了成功。”心脏手术不同于其他手术,手术间的手术仅仅是一半的工作,还需要术后监护室的严密监护。疲惫中的陈德海博士,没有丝毫大意,带领心外科医护人员整夜的严密观察着仪器的每个曲线、每个数值的变化。次日7时,太阳早已升高,蒋某脱离了呼吸机的支持,8时顺利拔出气管插管,望着病床边满脸疲惫的医护人员,蒋某的眼角流出热泪,5个小时后,已经可以进食。截至目前,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感觉良好。院党委副书记、理事长郝凤成介绍说:“心脏外科,是医院技术水平的代表专业,目前3例心外科手术的成功,不但填补了我院的技术空白,医院人的梦想。心外科有高素质的人才、 次的设备、高技术的团队,相信会为更多的心脏病患者解除病痛,带来健康。”又悉,首例非体外循环心脏搭桥术患者于3月17日顺利出院,患者及家人非常感动,医院心脏外科团队送上了写有“妙手神技,仁心仁术”的锦旗,以表谢意。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800esky.com/hlzd/42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