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南大学新一届中层干部系列三
健康中国有我暨南
前言
暨南大学坚持“面向海外、面向港澳台”的办学方针,招收学医的海外学生比例逐年增高。在几代暨南人的努力下,暨南医科飞速发展。设立医学部,实行大部制管理,下设第一临床医学院(医院)、基础医学与公共卫生学院、中医学院、口腔医学院、护理学院。年4月暨南大学和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签订“健康中国研究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为“健康中国”发展战略、为“一带一路”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供高水平智力支持。
在此次中层干部换届工作中,学校党委选拔任用一批恪守宗旨、辛勤工作的医疗卫生工作者,今天,请跟随小编,来共同了解,暨南园里的“妙手仁心”们都有谁吧!
孙立
医学部医学教育管理办公室主任
硬核担当
中医学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任暨南大学医学部医学教育管理办公室主任,广东省医学会医学历史学分会副主任委员等,主持《中医与诊断》慕课和《中医诊断标准化病人虚拟仿真实验》项目,分别被教育部评为年首批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和年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项目。其中《中医与诊断》慕课同时上线五大慕课平台,选课人数4年突破40万人,并作为第一批全英慕课上线国际慕课平台。
硬核技能
从事医教研工作,主持科研课题6项,教改课题13项,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主编教材3部。主讲本科生课程《中医诊断学》《中国医学史》《简明中医诊断学》以及《中医手诊学》,年平均授课学生数超人,课程评分连续八年每学期均进入全院前10%。近十余年来,通过灵活运用实时互动混合式学习模式以及开设中医选修课,将中医文化传播到广大青年学生当中,四年慕课的开设共收获超40万中医爱好者,在中医传承与发展的道路上更进一步。
陈国兵
基础医学与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
硬核担当
医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任暨南大学基础医学与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老年免疫研究所所长、粤港澳大湾区老年科学联合实验主任。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主动健康与老龄化科技应对”重点专项课题负责人,美国免疫学会会员,美国老年医学学会会员,《FrontierinAging》副主编,《FrontierinImmunology》《JournalofImmunologyResearch》和《JournalofLeukocyteBiology》特约编辑。
硬核技能
主要从事老年医学,特别是老年免疫学等方面研究,在《AgeingResearchReviews》《CellReportsJournalofImmunology》《FrontierinImmunology》《FrontierinMicrobiology》等高水平杂志发表多篇研究论文。承担美国米尔斯坦亚美医学基金会和保罗米尔斯坦老年健康专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应急项目、NSFC-广东联合基金重点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主动健康与老龄化科技应对”重点专项课题等多项科研课题。
范骏
基础医学与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
硬核担当
神经生物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任暨南大学基础医学与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暨南大学青工委第八分委会副主任,兼任美国血液病学会会员,美国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学会会员,美国放射学研究学会(RadiationResearchSocietyRRS)会员,美国癌症研究协会(AmericanAssociationofCancerResearch,AACR)会员,入选“珠江人才计划”青年拔尖人才。
硬核技能
在《CancerDiscovery》《CancerCell》《NatureCellBiology》《CellMetabolism》《MolecularCell》等国际上有影响力的主流期刊发表研究论文20余篇,多项研究工作被选为特色论文并在同期杂志上发表同行述评,多次被F收录并重点推荐。主要研究工作发现肿瘤细胞通过激活酪氨酸激酶信号通路磷酸化修饰调节代谢通路上关键酶的活性,实现肿瘤细胞代谢模式的转变;肿瘤细胞中代谢通路上的中间产物可以作为信号分子调节肿瘤信号转导促进肿瘤增殖和生长;共同提出肿瘤细胞“急性代谢重编程”新概念,得到了国际肿瘤分子病理学界的广泛认可。
朱晓峰
中医学院副院长
硬核担当
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任暨南大学中医学院副院长,全国中医药创新骨干人才培养对象,广东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美国耶鲁大学访问学者,广东省名中医学术继承人。
硬核技能
从事中西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20年,擅长老年病的中西医结合诊疗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建设中医药强省科研基金等多项科研项目,作为科研骨干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省部级项目10余项,获得年广东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何蓉蓉
中医学院副院长
硬核担当
医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珠江学者特聘教授,任暨南大学中医学院副院长,入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首届“广东省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广东省特支计划科技创新拔尖人才、珠江科技新星等人才项目。
硬核技能
主要从事中医理论基础和中药药理学研究,聚焦中医“情志致病”理论和“疾病易感性”的生物医学基础。在《NatureChemicalBiology》《NatureCommunication》《RedoxBiology》等国际杂志高水杂志发表SCI论文一百余篇。相关研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科技部“重大新药创制”专项等国家和省部级课题资助。专利成果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第十七届“中国专利优秀奖”,科研成果以第一完成人分别获得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教育部高等学校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华中医药学会创新人才奖等奖项。
刘湘宁
口腔医学院副院长
硬核担当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任暨南大学口腔医学院副院长,暨南大学医院口腔修复科主任。入选“岭南名医”“广东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曾获暨南大学医院第三届、第四届“梁仲景临床医学科学奖”二等奖。带领口腔修复教学团队获批暨南大学校级教学团队建设项目。
硬核技能
从事口腔修复学的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十余年,专注于多学科协作的口腔美学领域,在相关领域具有独到的临床心得,并且不断取得临床创新成果。带领暨南大学口腔修复、口腔美学团队在中华口腔医学会相关学术会议成果展示和病例比赛中屡获佳绩。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指导口腔医学本科生主持国家级和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等多项奖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和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及省部级项目5项,发表SCI及中文核心等论文30余篇。
林清然
护理学院副院长
硬核担当
医学硕士,副主任护师,硕士生导师,任暨南大学护理学院副院长兼医院护理部副主任,广东省首批教育护士以及临床护理教育培训师资核心组成员,曾获广东省英语静脉输液竞赛特等奖、广东省护理品质持续改进成果展示竞赛二等奖、“广东省优秀护士”荣誉称号。
硬核技能
多年来一直从事暨南大学国际学院全英教学、研究生、医学本科生、护理学生以及在职护士培训工作,是广东省首批教育护士以及临床护理教育培训师资核心组成员,率先在广东省开展临床护理教育改革并取得成果。公开发表论文26篇,主持厅局级课题3项,参编国家级教材及著作6部,承担国家级和广东省继续再教育项目2项。
郭军
第一临床医学院(医院)副院长
硬核担当
中美联合培养医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任暨南大学医院副院长,暨南大学医院心内科主任,暨南大学医院临床试验伦理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第一届珠江科技新星,广东省高校“千百十工程”校级培养对象。
硬核技能
长期从事临床一线管理工作,承担各层次教学及科研工作,累计获批国自然基金2项,省部级各类项目10多项。擅长冠心病、心律失常、高血压病等各类心脏病的诊治,尤其擅长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及各类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治疗。长期指医院心内科开展心律失常介入手术(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及各类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治疗)。从事科教、质控、三甲复审、耗材、医院管理工作。
郑小飞
第一临床医学院(医院)副院长
硬核担当
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留美高级访问学者,暨南大学医院副院长,兼任骨科副主任,运动医学中心主任,广东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
硬核技能
从事骨科临床工作20余年,主攻运动医学及关节外科,对肩膝髋肘等关节疾病的微创治疗有丰富的经验,多项技术已跻身国内一流水平。组织成立运动医学中心,注重科室人才梯队培养,有计划分批次推荐青年医生进修学习,提高全科技术水平,为青年团队的发展带来了更多的机遇与挑战。致力于促进中国与北美运动医学学会及医师之间的医学和文化交流、医学信息交流和发展协作,扩大医院在国内外学术的影响力。
张水兴
第一临床医学院(医院)副院长
硬核担当
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任暨南大学医院副院长,兼任广东省卒中学会医学影像分会主任委员,广东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智能医学影像分会主任委员等,入选首届“广东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岭南名医录”“羊城好医生”。
硬核技能
获“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杰出青年奖”及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推进并建立完善的多学科交叉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整合优势资源,发掘科研潜力,多渠道打开学科交叉教学和人才培养通道,促进多学科深度交叉融合和共赢发展,打造基于医学图像识别的精准诊疗一体化平台,实现医疗、教学、科研协调发展、相互促进,致力于提升学科影响力和竞争力。
砥砺前行
“杏林三月茂,橘井四时春”,相信他们必将发扬医者仁心传统,爱岗敬业,钻研技术,秉承“以促进健康为中心”的大健康观、大卫生观,为学校全面优化医学人才培养结构、推动医学学科建设、打造具有“侨”字特色的医学学科品牌提供有力保障,为擦亮暨南金字招牌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扫描
转载请注明:http://www.800esky.com/hljc/71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