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病人的运动方案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善行天下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7189474.html

编者的话:心脏病人通过系统的康复锻炼,可以提高体力和耐力,从而适应日常生活,重返工作岗位。心脏病人运动更要讲科学,《生命时报》为此特邀专家制定了一套合理有效的心脏康复运动方案,希望帮患者改善生活质量,增强体质。

运动方式:步行最适宜

许多人认为,得了心脏病就要卧床休息、减少活动。很多患者出院后放弃了原先喜爱的运动,生活得谨小慎微,甚至稍一活动就会遭到家人的反对。事实上,不恰当地“休息”,会导致血液循环受阻,可能加速血栓形成,严重者可能诱发肺栓塞。长期卧床还会加重心脏和整个身体机能的“废用”状态,影响疾病康复和生活质量。伴发糖尿病的患者体内脂肪比例会逐渐升高,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会进一步降低。

运动疗法是心脏病康复的重要组成部分。德国心脏专家莱内·韩布利切特研究发现,如果每周规律运动,一年后,90%的心脏病人不再复发或出现其他心脏问题。医院心血管病康复中心刘遂心教授在美国学习访问的两年里,亲眼目睹了不少心脏病人通过运动疗法成功康复。急性心肌梗死、心衰、心脏手术后的患者一旦病情稳定,医院康复中心进行3个月的运动康复。有些患者稍微走一段路都呼吸困难,但依然背着小氧气瓶接受训练。

医院海淀院区执行院长、医院老年内科主任张福春教授说,以往认为心脏病人适宜进行有氧运动(耐力训练),比如跑步、登山、跳舞等。现在认为,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抗阻运动(力量训练)能增加肌肉力量、耐力、功能容量和自主性,比如抗重力运动(举1千克的小哑铃或矿泉水瓶)、柔韧性训练(拉弹力带)等。

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许顶立教授指出,最适合心脏病患者的运动就是步行,可以随时调整速度,也不需要成本,几乎人人都适合。最好走平路,不要爬楼梯或选择过于激烈的球类运动,如篮球、足球等。心绞痛、心律失常等轻症患者可以尝试快步走或慢跑,但关节不好的人不适宜跑步,不妨尝试游泳。许顶立提醒说,心脏病人运动要注意:一是动作要轻柔,有些连健康人做起来都吃力的运动,肯定不适宜心脏病人。二是时间别太长,合适的运动量以不引起胸痛、心慌、憋喘等症状为准。如果大汗淋漓、面色苍白、呼吸急促、不能正常说话,就要赶紧停下来。三是安全至上,外出运动随身携带硝酸甘油等急救药,伴有糖尿病者带上面包等食物;天气不好时在家运动。

运动强度:达到靶心率

心脏病患者的运动耐量普遍下降40%~60%,通过运动可以提高其运动耐量。张福春说,运动治疗跟用药一样,也必须按运动处方进行。自行运动可能出现运动过量或方式不当的情况,就像“吃错药”一样,要么病情恶化,要么治疗无效。医院进行运动心肺功能测定,然后根据测量出的运动耐量,评估身体所能承受的最大消耗量(视为患者的运动储备量),进而开具精确、个体化的运动处方。张福春说,现在常用能量代谢当量(MET,音译为“梅脱”)作为活动时相对能量代谢水平或活动强度的指标。1MET等于每分钟每公斤体重消耗3.5毫升氧,梅脱值越大,消耗越大。

一般来说,运动储备量低于5METs的患者情况比较差,多为心衰、心梗急性期患者,连快步走路都有困难,只能从事一般家务活动,运动康复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5~8METs的患者情况稍好,多为稳定型心绞痛或出院后的心梗患者,可以自行选择步行等运动;高于8METs的患者与正常人差不多,多是不伴随心衰的高血压患者,可以健步走、慢跑。

建议每周应运动3~5天,每天两次,逐渐增加至每天都运动。除了梅脱值,患者还可以自行计算“靶心率”(即运动时所要达到的心率)。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赵威说,靶心率的算法是:安静心率+(最大心率-安静心率)×系数(0.6~0.8,病情越重系数越低);还有一个更简单的算法:(-年龄)×系数。如果运动时心率低于靶心率,患者就需要缓慢增加速度及强度了。需要强调的是,对于心脏病人来说,由于心率可能受疾病和药物等多种因素影响,公式计算所得的靶心率可能会不太准确,建议患者首选代谢当量法来评估运动强度。

赵威最后提醒,现在很多人用计步器或计步软件评估运动强度,其实并不太准确。“道理很简单,慢走和快走都是一步,散步和慢跑都是半小时,对心肺的作用却完全不同。

运动坚持:结伴

心脏病人运动贵在坚持。张福春说,临床调查发现,患者服药依从性约为30%~50%,但运动依从性仅为10%~15%。如果高血压患者能坚持运动,血压可以下降10~15毫米汞柱。所以,患者要把运动当成一种习惯,就好像吃饭、睡觉一样,即便不能每天定时定点,也要每天都坚持。刘遂心说,近年的研究表明,增加中等强度运动的时间(由30~60分钟、每周3次增加至每周5次),并结合每周2次高强度运动,人们可以获得更大的益处。

许顶立说,与家人、朋友一起运动,大家一起说说话、聊聊天,可以把看似枯燥的运动变得有趣,更容易坚持下来,而且彼此可以相互督促,发生意外时能够及时救助。另外可以结合自己的爱好来选择运动方式,也能帮着持之以恒地锻炼下去,但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可以适度从事羽毛球、乒乓球等对抗性运动,但不要带有比赛性质,更不要抱着好胜心。心脏病人过于争强好胜,很容易导致病情复发。第二,游泳是一项比较好的有氧运动,适宜心脏康复,但最好不要进深水区,以免发生意外。第三,广场舞、爬山可能会对关节造成损伤,而且广场舞的强度不好把握,很容易运动过量或不足,爬山会增加心脏负荷。尽管很多人喜欢这两种活动,但一定要结伴而行,量力而为,随时观察自己的状态。意志力强的人可以制订运动计划,但不要将其看成负担,否则反而坚持不下来。

定期评估看效果

有人运动了很长时间,但感觉心肺功能并没有很大的改善,甚至有病情加重的趋势,很可能是因为运动后没有评估。赵威说,有些运动看似量很大,但对心肺功能的锻炼效果并不好。比如一些动作轻柔的广场舞,许多老人跳上两个小时都不累,还能跟别人有说有笑的,这样的强度显然是不够的。要想达到锻炼心肺功能的目的,一定要达到稍有出汗、呼吸轻度加快、可以说话但不能唱歌的标准。

心脏病人评估运动效果,一般每周自行评估一次。许顶立说,心脏病人的运动原则之一就是循序渐进,在此基础上可以分阶段评估自己的运动量是大了还是小了。比如,我们建议冠心病患者可以从每天走米开始,一周后如果没有明显不适感(因呼吸急促而不能自由交谈;大汗淋漓、面色苍白、心悸,不能坚持运动;运动前后血压波动过大,心率加快或减慢,次日感到疲劳等),原本走完还气喘吁吁,但现在已经可以面不改色心不跳,就可以把运动量增至米,一周后再次自行评估,以此类推。心衰等病情相对较重的患者,每天的运动量以7~8分钟走米为宜,每天坚持2~3次,每周增加米/次。

最后提醒,心脏病人运动别争强好胜,也别跟人攀比,比如非要一口气爬到山顶、非得去深水区游泳等,都容易发生危险。

扫描下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800esky.com/hljc/6961.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皖ICP备06006651号-1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