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情志护理对冠心病伴焦虑患者的效果观察

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 http://www.bdfyy999.com/index.html

摘要:目的:分析中医情志护理对冠心病伴焦虑患者的影响,评估护理效果。方法:年3月-年2月,确定本院收治的冠心病伴焦虑患者,以其为对象开展研究,随机选84例,利用抽签法进行分组,平均分2组,对照组(42例)、试验组(42例),前者采取心血管疾病常规护理措施,后者基础护理同前者,并开展中医情志护理,比较护理效果、焦虑状态和症状评分。结果:试验组护理总有效率为95.24%,高于对照组80.96%,P<0.05;护理前两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HAMA评分均低于护理前,P<0.05,组间比较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胸闷、胸痛、心悸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评分均低于护理前,P<0.05,组间比较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冠心病伴焦虑患者,中医情志护理能够缓解患者症状,促进其病情恢复,护理后其焦虑评分明显降低,利于患者焦虑问题改善,值得推广。

关键词:冠心病;焦虑;中医情志护理;常规护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症状积分

冠心病是临床常见心血管疾病之一,多发于中老年群体中,目前我国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加之人们生活习惯、饮食结构发生明显变化,且生活压力不断增加,冠心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严重影响患者身体健康状况[1-2]。且冠心病患者发病后容易合并多种不适情况,其中合并焦虑问题较为常见,西医认为病机在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脑部供氧供血不畅,影响脑部组织状态,引发神经症状和精神障碍。而中医认为此疾病为情志致病,中医理论中无此疾病名称,可归属为“脏躁”“百合病”等范畴,七情五志异常会伤及五脏,导致患者焦虑烦躁,因此临床干预应重视情志调节,但具体方法选择或方案制定尚无统一标准,值得进一步探究[3-4]。本文分析了中医情志护理对冠心病伴焦虑患者的影响,评估护理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年3月-年2月,确定本院收治的冠心病伴焦虑患者,以其为对象开展研究,随机选84例,利用抽签法进行分组,平均分2组,对照组(42例)、试验组(42例)。对照组患者中男/女(例):27/15,年龄区间42-70岁,平均(56.22±4.99)岁,病程0.5年-6年,平均(3.01±1.22)年;试验组患者中男/女(例):25/17,年龄区间41-69岁,平均(55.83±4.89)岁,病程0.4年-5年,平均(2.82±1.11)年。上述资料,组间差异小,可比。

诊断标准:西医诊断标准[3-4]:近1个月内出现持续焦虑情况,伴有反复烦躁不安问题,且上述情况与现实处境不符,或者无实质内容,出现心绞痛情况,心电图监测显示异常;中医诊断标准[5-6]:主要症状:胸闷、胸痛、心悸,次症:疲乏、食欲减退、睡眠障碍;舌质淡红苔白腻,脉细滑。

纳入标准:(1)符合上述诊断标准患者;(2)能够进行正常语言交流能力患者;(3)对研究知情,并在医护人员指导下签署同意书患者;

排除标准:(1)伴有明显自杀倾向患者;(2)合并肝肾功能障碍患者;(3)冠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4)合并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患者。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护理人员强化动态心电监测工作,评估患者疾病恢复情况,及时发现不适情况,制定应急处理方案,同时进行心理状态评估,结合患者情绪特征和性格特点予以疏导,对于担忧疾病治疗效果,惧怕死亡的患者,护理人员介绍成功案例,提高患者信心,对于受疾病影响,出现烦躁情况的患者,护理人员进行安抚,引导患者转移注意力,适当播放舒缓音乐,为患者营造舒适温馨的环境,并与患者家属密切沟通,引导其创建良好的支持体系,多陪伴患者,共同找寻新的兴趣爱好,转移对疾病的过度

转载请注明:http://www.800esky.com/hljc/659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皖ICP备06006651号-1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