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直击丨华山医院宝山院区就诊量达建院以

什么医院能治疗白癜风 http://www.pfzhiliao.com/
<

原创宝山院区党办医院订阅号收录于合集#坚守在一线4个

在“大上海保卫战”期间,医院宝山院区经历了两次升级转型,积累了丰富的新冠救治、管理经验。在此次疫情冲击中,面对感染人数上升、重症患者增多,宝山院区传承、优化“大上海保卫战”中的临床、管理经验,紧急扩容急诊、升级改造病房,全力保障患者救治。

今天,医院宝山院区。

“急诊就诊量达到了建院以来的最高峰”

医院宝山院区急诊,几乎找不到“落脚”的空间,每个角落都挤满了患者和家属。急诊医护穿梭在狭窄的“缝隙”里,他们无奈地说:“这些天,急诊间里有各种姿势就诊的患者,我们也经历了跪、蹲、半趴、侧身等各种姿态开展的治疗。”

“12月26日后,急诊的工作量达到了以往的3-4倍,我们也在紧急扩容。”急重症医学科执行主任夏志洁介绍,日常急诊患者一般是-人/天,现在平均每天+人,前来取号的患者最高有多人;抢救室里原本准备了3张病床,为节省空间,现在更换为25张简易推床,后续还需不断加床;留观室常规准备的推床是15张,现在为30-40张;留观座位日常为20个,现在每天超过60个;急救车日均来院25-30辆。

也是在26日前后,医护人员陆续开始出现感染。夏志洁回忆:“急诊最普通的白夜班安排,一天也要20名医生,但最严重的时候,全科只剩5个人。”在人员缺口不断加大的情况下,院领导调集全院内、外科人员优先保障急诊、发热门诊配置,急重症医学科原有的医护分散驻守在ICU、亚ICU、抢救室等关键岗位,其他学科支援的医护则分布在急诊诊室、病房、输液室、留观室等阵地。

同时段,全院各科室也面临大幅度减员,在护理人员减员超过50%的情况下,宝山院区护理部执行主任姒怡冰抽调了一切可能的人手支援急诊和发热门诊。

大多数医护休息2-3天后主动开始上岗,急重症医学科副主任马可更是20医院,同科室的吴燕飞、苏文涛医生等至今无休。额头上的“冰冰贴”成为了宝山院区医护人员最显著的特征。“大家都特别辛苦,但急诊和发热门诊是急重症患者的生命通道,必须要守住!”院领导班子着重强调。

“别担心,

救治体系正在高效运转中”

原本的急救病房,因新冠救治需要,于12月26日起正式改为亚ICU。在原ICU常态化运转的同时,医院又调整出4个定点病房全部收治肺炎患者,分别由治疗经验丰富的呼吸科、抗生素研究所、感染科、肾病科和中西医结合科接管。

急医院收治中、重症患者的窗口,承担起了最初的患者分流工作。马可介绍:“轻症患者开药后基本都可以回家休息,部分需要继续治疗的患者可以在急诊和发热门诊的输液区治疗;如果需要多学科治疗或者进一步观察的患者,会及时转回急诊留观室会诊;病情更严重的患者会由急诊直接送至抢救室、亚ICU或ICU,后期同步分流至定点的肺炎病房。”自12月26日开始,包括ICU在内的6个定点病房24小时满员运转,目前患者仍在高效流转中。

为了进一步满足不同类型患者的救治需要,医院所有病房同步收治合并基础疾病的肺炎患者。医务部主任史留斌介绍:“比如肺炎症状较轻,但同时合并有心脏病的患者,我们会优先分流至心内科病房;有肺炎合并脑外伤的患者,会直接分流至神经外科病房。这样既能缓解定点病房的压力,又能做到多样化、复杂型基础疾病的有效救治。”同时,如果患者在专科病房出现肺炎情况加重的现象,会快速召集院内专家会诊,或直接转运回ICU、亚ICU或其他定点病房以便监测。反之,定点病房也不断有症状减轻者转出,以腾挪出空间给更需要的患者。

精细化分流的背后需要对患者医院救治的动态掌握。在医院部署下,由急重症医学科、医务部牵头,联合所有临床科室每日制作患者的详细分流表,以急诊和发热门诊为圆心,向全院分层次、高效率地转运,最终达到动态平衡。

“医院的转型经历,

我们非常有信心”

在年3月的“大上海保卫战”中,宝山院区在48医院的整体腾空与改造,并于3月20日转型为临时集中隔离收治点开始收治无症状感染者和新冠轻型病例。3月26日起,医院再一次升级为医院,专门收治普通型和重型新冠患者,以及伴有严重基础疾病和各类急症的患者,最大床位数达0张。6月19日,医院顺利关舱,累计收治人。

“医院期间形成的内外联动组织架构已经非常成熟,我们也在关舱后进行了经验总结,现在原本的舱内外架构合成一套班组,而且%的医务人员都经过了医院的练习和实践,大家上手都非常快。这次不管是支援急诊还是发热门诊的报名,各科室的响应速度也非常快。”宝山院区常务副院长钦伦秀说。

同时,医院期间不断被优化、证明的临床经验也在“传承”。比如重症管理专班,每日梳理排查在院患者,筛选出危重症或有高危转重风险患者,帮助开展“一患一策”管理;继续院科两级讨论制度,在常规病例讨论的基础上,重型、危重型以及基础疾病重症患者提交院级专家组会诊讨论,实行“一人一团队”的管理模式;所有患者“应趴尽趴”,由护理部牵头通过俯卧位通气减缓肺部病情进展……

此次有一个肺炎定点病房由中西医结合科整建制接管,医院中西医结合科主任董竞成亲自坐镇。曾经在舱内24小时运行的中医药专家会诊团队,此时依旧在线,针对不同肺炎患者实行个体化诊疗方案、精准施治;“华山一号”“华山二号”仍在持续改进和完善中,不断用于患者救治。

“马力全开保障医疗需求”

随着本次疫情的发展,合并基础疾病的中老年人成为医疗救治的主要群体。急重症医学科葛梓医生说:“目前亚ICU的患者平均年龄在70岁以上,而ICU除了一位患者69岁,其余都在80岁以上,最高龄达97岁。现在急诊就诊患者中80%以上都是老年人。”

宝山院区坐落在宝山区顾村镇,这里也是北上海有名的“大居”。年,顾村镇60周岁以上户籍老年人口已达4.24万人,截至年底,宝山区60岁以上户籍老年人总数约39.6万人,占户籍人口的37.76%,其中80岁以上约5.4万人,老年人成为日益庞大的社会群体。作为上海市“5+3”工程落地的医院宝山院区,开院之初就是为了解决郊区市民就医难的问题,宝山院区也是区域内医院之一。

“我们今天返岗的医护就有多人,目前全院‘阳康’的医护达90%以上,已经有充足的人力配置来推进救治工作平稳、常态运行。”1月5日,医务部副主任崔书正给出了一颗“定心丸”。同时,除了宝山院区的专家团队外,在华山“一盘棋”的规划下,多院区的诊疗专家组依旧在运转,其中的大多数医护都有参与武汉和大上海保卫战的救治经历。“医院会开足马力提供医疗服务,尤其

转载请注明:http://www.800esky.com/hljc/10511.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皖ICP备06006651号-1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