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病突发有哪些症状,该如何急救
本文由 周明君 推荐阅读
医生在诊断疾病的时候,通常都是以病人的病症进行入手。心脏病也是同样的道理,病人提供的病症可以为医生的诊断提供重要的线索。为了更好的防治心脏病,了解心脏病的相关症状和急救方法是非常有必要的。
心脏病突发有哪些症状?
1.症状
常见症状有:心悸、呼吸困难、发绀、咳嗽、咯血、胸痛、水肿、少尿等。
2.体征
常见体征有:心脏增大征、异常心音、心律失常征、脉搏异常等。
如何急救呢?
心脏病的通常发病病症有胸前疼痛,并且可能蔓延到双臂,颈及下颌呼吸困难,心跳不规律,眩晕,恶心,大汗,紫癫,甚至是意识丧失,在确定其是心脏病后,最先做到拨打急救电话,同时对于患者要做以下急救的措施:
1、拨打急救心脏病发作时,首先应拨打相应的急救电话,将病情描述清楚。同时要根据急救人员建议进行一些必要的处理。
2、了解病情发作症状:一般有下列症状,胸前压迫样疼痛一般持续15分钟以上,并可能放射到双臂、颈及下颌。但有时根本无此症状或不明显;心跳不规则,时快时慢,停停跳跳;呼吸困难,甚至没有呼吸或没有脉搏及心跳,焦虑恐惧。眩晕、恶心、呕吐;出汗、面色苍白或青紫;口唇、牙床苍白或发绀,意识丧失等。心脏病发病过程通常持续4~6小时,了解病情越细越有利于诊断。
3、进行呼吸道检查:开放气道,轻轻将病人头部后仰,并将下颌向下拉,看、听并感觉病人的呼吸。看患者胸部起伏,把耳朵靠近患者口部,听并感觉呼出的气体。仅有胸部运动并不意味看呼吸的存在。检查脉搏,轻轻将食指中指压在患者一侧颈部,并感觉脉搏的搏动。
4、保持患者安静、舒适:解开颈部、胸部和腰部比较紧的衣服。如果患者神态丧失,应把他摆成恢复性体位,支撑患者的头部并使其处于腹卧位,将靠近你这一侧的上臂及膝关节屈曲,轻轻地将头部后仰,以保证呼吸道的畅通。
5、保持患者温暖不受凉:必要时可用毛毯或衣物盖住其身体,用湿的凉毛巾敷在前额上。不要摇晃病人或用凉水泼洒病人以试图弄醒他,也不要给他进食及喝水。
6、病人可咀嚼阿司匹林:阿司匹林有抑制血液凝结的作用,可以帮助血液在较窄的血管中保持流动畅通。用普通剂量的阿司匹林嚼服可促进吸收,此急救方法可将心脏病死亡率降低25%。
7、用心肺复苏法进行急救:对已失去知觉的、呼吸心跳骤停的心脏病患者必须先用心肺复苏法(包括人工呼吸和胸部按压)进行急救直至救护队员到达。
通过上述呼吸道检查已确定呼吸和心跳已停止,则应马上进行人工呼吸和胸部按压,人工呼吸是使氧气重新注入患者肺部最快捷有效的方法,而胸部按压则可替代心跳作用,促使部分血液流到脑部、肺部及心脏,在进行胸部按压的同时,一定要进行人工呼吸。
⑴人工呼吸做法:捏住患者的鼻孔,用你的口紧紧盖住患者的口,呼气2次,每5秒1次,每次人工呼吸后,让肺部重新吸满氧气。做人工呼吸时,如果患者的胸部没有起伏,可能是气道被堵塞,则可让患者保持仰卧姿势,将你的双手放于患者肚脐上方少许的位置,有力并快速地向上推压。再将手指放入患者口中检查异物是否已被吐出,并将异物从口腔或咽喉中清理出来。
⑵胸部按压法:用食指、中指按患者的颈动脉时已感觉没有脉搏跳动了,则需要开始做胸部按压。将你的手放于患者胸骨下半部,肘伸直,肩膀处于手的正上方,以充分运用你体重的力量。以每分钟80~次的频率,向下按压3.8~5厘米,在每一个循环中,“下压”和“放开”的持续时间应相同,不要下压过急或动作松弛。以15次胸部按压和2次人工呼吸作为一个循环,每完成4个循环就检查1次脉搏和呼吸,在患者恢复心跳和呼吸前,一直进行此急救操作,至患者可以接受适当的治疗来恢复正常心跳。
8、医院:立即与医疗急救中心联系,尽快送医院急救,病人干医院。
医院后,医生会使用溶血栓药物或进行血管成形术。溶栓药会溶解血液凝块,恢复血液的流通;而血管成形术可以将受阻动脉加宽,使血液能够更顺畅地流到心脏,如果溶血栓药物或血管成形术的使用延误超过了2小时以上,则作用会大大减弱。
在心脏病发作最初几分钟内,还可能引发心室震颤,这种不稳定的心律节奏会产生无意义的心跳,使重要器官的血流供应不充足,若不及时治疗,心室震颤也可能导致猝死。所以,当心脏病发作时,必须争分夺秒抢救,尽快在病发1小时内,迅速恢复血液和氧气的供应,否则大多数永久性的心脏组织损伤便会发生,且会直接威胁生命。
右下角留言
注:本文仅为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周资讯平台的看法。本周资讯推送此文的目的是希望多宣传一些健康方面的知识,在我们遇到突发疾病时,不至于不知所措。
(本周资讯平台运营人员 周明君)
转载请注明:http://www.800esky.com/lcbx/14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