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外10人获评ldquo通州榜样

武汉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ht/131225/4316558.html

她是重症监护室的白衣天使,在生日当天出征奔赴武汉,冲向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最前沿。她是邻里交口称赞的好儿媳,40年如一日,照顾身患精神疾病又突发脑血栓的婆婆,孝老爱亲的事迹温暖着身边每一个人……

今年以来,通州区委宣传部在全区范围内启动“通州榜样”主题教育活动,以榜样典型引领全社会对“守初心、担使命”的理解与追求。经过推荐、评审、审核等多个环节,5月份共产生10名月度榜样人物。

他们是:任万田、张红丰、马杰、张春花、白冰、宋秀凤、詹桂珍、邓帅、张辛泽、李峰威

他们中有基层公务人员、医护人员也有普通社区居民,让我们一起走近榜样,延续精神,传递感动。

任万田(助人为乐)

任万田,通州区新华街道如意园社区居民。

如意园甲1号是独立的院落,82岁高龄党员志愿者任万田,主动请缨走上疫情防控前线,承包了小院执勤工作,连续90天坚守防疫一线,对出入人员进行严格筛查,为社区居民把好了健康安全关。作为已经在这里居住了20多年的老住户,任老对院内的36户居民不仅熟识了解,更对小院有着特殊的情感。

非典期间,他就以志愿者身份主动站出来守护小院,如今再次上岗,任老更加认真仔细,细致登记好每一个人的出行及身体健康情况信息,疫情初期也曾遇到不愿意登记的居民,还有居民不理解说他是“老糊涂”,但任老在这件事上很坚定,“我守护的是全院居民的健康,必须得登记,说什么都不行,我不怕得罪人。”春节前夕,与任万田相濡以沫多年的老伴去世了,面对严峻的疫情状况,老人毅然收起悲伤,积极投身防疫工作,用守护百姓健康的满腔热忱,来表达对老伴的无尽思念。

张红丰(敬业奉献)

张红丰,通州区张家湾镇党建督导组组长、通州区张家湾镇集体林场厂长。

年春,张红丰被任命为通州区张家湾镇集体林场厂长。面对集体林场经营没有现成经验、启动资金有限、缺少必要办公设备等窘境,张红丰没有退缩,千方百计破解难题。

在疫情防控工作中,他依然迎难而上,没日没夜地忙碌,几个月来没休息过一天。抗击疫情刚刚取得阶段性胜利,张红丰又转战梁各庄村棚改拆迁工作。在日复一日的忙碌中,大家看到的永远是勤勤恳恳、乐乐呵呵的张红丰。殊不知,他的父母都患有癌症,虽然和父母住在一个小区里,但他把小爱转化为大爱,把更多的时间留给了工作。

马杰(敬业奉献)

马杰,通州区北苑街道西关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

年,马杰毅然放弃射击教练的丰厚待遇,投身到社区建设的大潮中,甘当居民的贴心人、勤务员。新冠疫情来势汹汹,刚调到北苑街道西关社区任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不足两个月的马杰,面对这次“大考”,带领13名社区工作者,合理调配力量织密防护网,整合居委会及物业掌握的居民信息,同步开展排查登记工作;以“党员带头、楼院楼门长层层发动、志愿者广泛参与”模式,发动60余人早6点至晚10点值守,夜间依靠社区物业、保安等人员力量,实现小区内24小时全监控、无死角;调配社工及志愿者支援物业薄弱小区,实现动态监控及每日汇总分析,以缜密、迅捷、扎实、高效的工作确保了辖区百姓零感染。

马杰与同是社工的妻子互相鼓励坚守在疫情防控一线,10个月大的孩子一直交给姥姥帮忙带。疫情考验了党性和民心,危难中,马杰与居民们心心相连,汩汩暖流驱散了忧虑和恐慌,众志成城浇灌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新气象。

张春花(敬业奉献)

张春花,北京医院通州院区重症监护室护士长。

1月27日,医院40名医护人员组成的医疗队,奔赴湖北武汉前线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张春花作为队伍中的一员,出征当天正是她的生日。到达疫区后,张春花作为护理组组长,一刻不停息,立即与同事梳理各项护理程序,快速对全员进行防护培训,制定护理操作方案及预案。病房中,她教护士们采用足背动脉采血技术,有效提高了穿刺成功率、减轻了病人痛苦。隔离病房中,张春花坚持不懈讲解示范有效呼吸方法,鼓励病人积极配合治疗。

在医疗队里,张春花带领队员们每天仔细观察病情,收集整理第一手材料,做好护理方面的科学研究,同时,还和每位队员讨论工作困难和难题,无微不至地关心着每一名队员的生活起居和心理健康。疫情当前,她义无反顾、直奔前线,却怕年迈父母担心一直瞒着他们。“精”于专业、“诚”于品德,张春花以善思勤学的干劲、攻坚克难的魄力、善做善成的定力,向中医护理行业的顶峰攀登!

白冰(敬业奉献)

白冰,通州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监督管理科科长。

年春节突发新型冠状疫情,她带领全科人员冲锋在抗疫一线,有效规范经营行为,确保疫情防控期间市场秩序稳定。五年级的孩子无人照顾,白天她只能狠心把孩子反锁在家里去工作。孩子倒水烫了手,哭着打电话让她回家,正在市场检查口罩质量情况她虽心疼不已,却仍旧鼓励地对儿子说:“好孩子,你是坚强的男子汉,先用凉水冲一冲,妈妈工作完就回家。

”为了让疫情防控产品生产企业尽快取证投产,抢夺宝贵的时间,她在办理审批时,将原为时限7个工作日的产品出口销售证明和出口备案事项为企业进行即时办理,在企业《产品注册证》取得当天就为企业办理完成《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的变更,使企业能够快速投产。在疫情防控市场监督管理工作中,她始终保持高昂奋进的斗志,迎“疫”而上,用实际行动彰显了一名中共党员应有的风采,用满腔的热情履行了肩上的职责

宋秀凤(孝老爱亲)

宋秀凤,通州区马驹桥镇史村村民。

年11月,宋秀凤与丈夫结婚,此后便一直跟身患精神疾病的婆婆生活在一起,无微不至地照顾婆婆。年10月,婆婆突然罹患脑血栓,卧床不起,生活不能自理,宋秀凤喂饭喂药、洗脸洗脚、擦洗身子,无微不至地照顾老人,没有一句怨言。为了让婆婆的身体尽快恢复元气,她在饮食上花心思,每日三餐不仅营养搭配合理,还配合着婆婆的口味,让她吃的有营养还舒心。她自己省吃俭用,却不吝惜多给婆婆买营养品补身体。久卧病床,人都会心情烦躁,偶尔婆婆会发发脾气,宋秀凤总是淡淡一笑,巧妙化解,更加用心地照顾老人。在孩子教育上,她不仅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更注重培养孩子独立生活、学习的能力。

如今,儿子已经成家立业,但一大家子人仍然生活在一起,共同经营着街坊四邻交口称赞的“四世同堂”之家。40年来,宋秀凤用踏实的行动诠释了“久病床前有孝子”,她的事迹在村内传为佳话,孝老爱亲的明灯温暖着更多的人心。

詹桂珍(孝老爱亲)

詹桂珍,通州区潞城镇大台村村民。

詹桂珍原本有一个幸福的三代组成的大家庭,明理的公婆,体贴的丈夫,孝顺懂事的女儿和女婿还有一个聪明可爱的小外孙。天有不测风云,作为家中顶梁柱的丈夫在年11月突然患病离世,让这个家庭备受打击。

詹桂珍失去了心爱的丈夫,公婆二人更是白发人送黑发人,两位老人都已经80多岁高龄,并且患有心脏病及高血压多年,日常生活需要人长期在跟前陪伴。詹桂珍承担起了照顾全家的责任,无微不至的照顾两位老人,一有空就和他们聊天解闷,将外界发生的新鲜事和他们唠唠,每逢阳光明媚的日子,她会把公公、婆婆推到院子里晒太阳,用小车推着他们到外边逛逛,让老人看看外边的新变化、新世界。老人逢人便夸奖詹桂珍:“虽然儿子不在了,儿媳一如既往地对我们好,我们多了一个好闺女。”在这个普通农村妇女的行动上,我们看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风尚,真正读懂了什么是“孝为德之本,百善孝为先”。

邓帅(热心公益)

邓帅,通州区政协委员,通州区青创会副会长,通州区新联会监事长,青联委员,万存志愿者公益基地创始人,北京万存项目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

在公益的战线上,他一直身先士卒。年起,在工作之余,邓帅参加北京绿野公益救援队,积极开展训练,参与了北京周边大大小小近百起山地救援任务,参与救援案例余起。年起,邓帅抱着“想为家乡做点事”的初心回乡创业,为通州残疾人捐款、资助听力障碍的青少年进行人工耳蜗移植、联合通州区红十字会参与救助、解决困难人群就业、为中国挑战珠峰的通州青年募集攀登资金等,多年来不忘初心。

面对新冠疫情,他加入通州蓝天救援队“防疫特别行动组”,身体力行参与到通州区9个街镇村庄消毒工作,累计消毒户数户,受益人数达人。在企业内部控制方面,邓帅响应国家号召,对本企业实行居家办公制度,减少聚集传播,建立线上工作流程,为区内兄弟企业树立了榜样。

张辛泽(热心公益)

张辛泽,中体盛世(北京)国际体育管理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

中体盛世(北京)国际体育管理有限公司,经过12年发展,公司已由5位员工组成的小店面,发展为拥有位员工、近二十家店面的连锁企业,成为北京大型健身俱乐部之一。对于张辛泽而言,这不仅是一份工作,一家企业,更是他弘扬健康中国理念的大平台。他建立党建、团建制度,进一步提升青年的集体归属感、荣辱感与社会责任感。

年初,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暴发,张辛泽发起“全员献爱心、共同抗疫情”爱心募捐活动,得到全体员工响应,48小时内筹得爱心资金近13万元。通过联系各方渠道,他用爱心资金购买了一次性医用口罩共只、84消毒液桶(公斤)、医用手套(非一次性使用)只,并主动捐赠到通州区、朝阳区、海淀区的乡镇街道办事处、社区(村)及物业等基层一线防疫最前沿,缓解了基层一线社区防控物资紧张的局面。

李峰威(热心公益)

李峰威,雷锋生前所在部队雷锋班原副班长,北京市通州区政协李峰威学雷锋志愿服务委员工作室负责人。

年,李峰威入伍到雷锋生前所在部队任雷锋班副班长,在部队期间,他与战友们一起创作了雷锋班班歌《雷锋的传人是我们》。退伍后,雷锋精神始终伴随着李峰威。他在中国建筑集团开展“雷锋精神进工地”活动,先后走进一百多个建筑工地做雷锋精神报告,与百万建筑工人分享雷锋文化。

年5月,李峰威与全国雷锋车队代表共同发起“续走雷锋路”活动,几年来,他带领全国60多个城市的多支雷锋车队和3万名雷锋车队队员,先后开展“雷锋精神万里行”“全国雷锋车队相聚雷锋城”等大型学雷锋活动。新冠疫情暴发后,李峰威先后在北京城市副中心和雄安新区重大工程项目上组建了二十多支农民工学雷锋战疫志愿服务队,为国家重点项目复工复产提供了有力的安全保障。4月28日,通州区政协李峰威学雷锋志愿服务委员工作室正式成立,李峰威担任负责人,学雷锋的故事又有了新的起点。李峰威说:“我永远是雷锋班的一个兵,要永远做雷锋的传人。”

接下来,识别

转载请注明:http://www.800esky.com/hljc/538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皖ICP备06006651号-1 当前时间: